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创新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及地方政府的作用(

2014-05-14 01:10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地方创新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及地方政府的作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1 、 方创新系统的涵义
1 、 方创新系统的涵义 地方政府创新系统系指省级以下的某一地区内 ,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 企业 为主体 , 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创新系统。该系统主要涵盖两个方面 : 一是技术创新方面 , 包括如何提高技术进步对 经济 增长的贡献、产业组织及其行为、创新扩散、路径依赖等 问题 ; 二是制度创新方面 , 必须在中央政府的总目标下 , 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进行的制度创新 , 包括产权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市场状况、调控手段等。构建地方创新系统的目的是 : 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 , 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 , 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率 , 有效地实现技术和制度创新。 地方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的组成部分 , 它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 但由于各地 自然 条件、资源禀赋、经济 发展 水平不同 , 地方创新的起点、能力、重点、力度和实现创新的成果不同。因此 , 地方创新系统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同时由于地方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所处的层次不同 , 其功能也就不同 :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 , 中央政府根据国际竞争态势 ,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的角度 , 通过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 法律 保证和基础设施 , 组织重要的创新计划和项目 , 促进产学研合作 ,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地方创新系统中 ,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 以市场为导向 , 制定地方性的创新发展政策 , 促进地区内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的增长。 地方创新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所构成 : ①主体要素 : 以地区内的企业为核心 , 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 ; ②功能要素 :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 ; ③环境要素 : 包括体制、基础设施 社会 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 , 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地区企业发展生机盎然 , 则能说明该地方的创新系统运转良好。 2 、 建地方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1) 新的国际分工不再以国家为基础 , 而是以地方竞争力为条件 , 塑造世界极的地方品牌 , 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当前 , 在全球化过程中 , “地区”的形象超越了国界 , 也超越了大企业概念。新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不是以国家 , 而是以地方竞争力为依据。一些标志性的城市 , 如硅谷、伦敦、新竹被认为比整个美国、英国、 台湾 更具有全球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 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①这些成功的地区经济中均存在独特的创新系统 , 由此产生相对独立并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地区内不同规模的企业创新愿望强烈 , 企业间既有激烈的竞争 , 又有密切的产业协作 , 如香港的 金融 贸易业 , 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群。②这些地方内的地方机构 , 包括政府、民间团体、中介组织 , 为区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规范的经营环境和奋发向上的人文氛围。③充满活力的地方创新系统不仅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地区产生和发展 , 如我国的东莞、以色列的特拉维芙 , 也可以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企业经营灵活的传统产业聚居地形成 , 如意大利的陶瓷 工业 城 - 萨斯索罗、我国小商品生产贸易中心—温州地区。 (2) 国家创新系统的“自下而上”的构建特征客观上要求建立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地方创新系统。创新的主体是“人” ,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特别是企业和企业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角度看 , 它是自下而上的行为和过程。地方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的基础和创新 网络 的结点 , 它体现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如果没有各层次的地方性创新网络的发育 , 国家创新系统则无从奠基。在国土面积大 ,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 中国 , 尤其需要重视地方创新系统的建设。过去经济建设中的“一刀切”、“靠一个脑袋”、“推广一个模式” , 抑制了各经济主体优势的发挥和个性的宏扬。改革开放后 , 地方被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得到尊重 , 其内在的活力受到激发 , 建立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地方创新系统 , 出现“万帆竞发 , 百轲争流”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应有之意。
上一篇: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政府管理创新(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