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透明度制度构建研究(5)
2014-06-02 01:14
导读:财政透明度建设需要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备的财政信息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社
财政透明度建设需要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备的财政信息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总体要求,2002年初,国务院设立“金财工程”,并把它列为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个重点工程之一。它将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的运行状态,切实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是一种带有“事前”控制机制的政府财政“资源型”管理系统。应以此为基础,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把预算内外资金、基金等所有财政性资金及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会计中的总账、分类账等信息纳入信息系统,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库。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加强执行监控以保证资金安全、信息安全,提高公共财政活动的效率和透明度。
(六)提高公众民主意识,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有权利监督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否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是加强财政透明度建设的基本途径。公众拥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后,将更多地要求在税收政策、公共支出决策、公共资金使用等方面获得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这必将推进财政透明度进程。拥有较高民主意识的公众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公共决策。参与者的增加能够有效制约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使得政府更多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财政资源的分配方面更为公正合理。此外,还应对受托经营单位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各预算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并以审计报告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公众对政府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活动的问责,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性。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向公众报告财政信息。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笑霞,李建发,中国财政透明度问题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34-41。
[2]武彦民,陈晨,关于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提升财政透明度的研究[J],山东经济,2009,(1):72-79。
[3]陈穗红,我国财政信息透明度的改善途径探析[J],中国
行政管理,2008,[9):28-31。
[4]余红艳,中国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视角[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5):52-57。
[5]丛树海,李永友构建我国财政信息透明的总体框架[J],学习论坛,2007,(3):24-27。
[6]高倚云,蒋平,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度量及改进策略[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1-5。
[7]张美娥,财政透明度的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6-80。
[8]张益赋财政信息透明度的理论分析[J],特区经济,2006,(6):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