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学校图书馆面向农村社区服务的绿树模(2)
2014-06-15 01:11
导读:绿树图书馆几乎完全依靠基金会的捐赠来建立和发展馆藏。最初基金会会投入资金购置自动化设备与新图书用于启动图书馆,之后,每年连续向各所学校追
绿树图书馆几乎完全依靠基金会的捐赠来建立和发展馆藏。最初基金会会投入资金购置自动化设备与新图书用于启动图书馆,之后,每年连续向各所学校追加拨款用来购买新的图书材料,并规定至少10%的新书是面向当地群众的。为确保选购图书的质量,图书馆编制的采购清单需经审查和批准,虽然分配比例可促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当地服务,但这种决定极具武断性;另外,校馆面对有限的购置预算,牺牲图书复本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图书种类来发展馆藏,从而出现大量孤本书籍,尤其是那些不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图书。复本率低迫使社区用户与师生之间、社区用户之间争抢图书。
2.2图书馆工作人员
为争取当地镇政府的财政支持,绿树教育基金会规定项目学校至少配有一位全职馆员,并以此作为投资条件之一。除两种情况外(学校花钱雇佣外人做图书馆工作或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图书馆员的指导下,帮助做图书归架与图书流通等工作),多数馆唯一的工作人员以前是学校教师,其图书馆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基本上是通过参加由基金会安排的华夏图书馆自动化软件在职
培训和为期一周的研讨会速成班而得,但是这些讲习班的培训内容侧重于系统的运行、图书编目和图书馆管理,而缺乏为社区拓展服务和如何为农民服务的指导课。总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3扫盲屏障
让有文化的居民和村民使用图书馆难度很大,帮助没文化的人获取信息更是一场挑战。农村地区受过教育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镇。据通渭县县政府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农村居民上学的平均时间只有4.9年,46.8%和36%的居民为初中和小学毕业,17.2%的居民未接受任何教育。尽管绿树图书馆的社区服务范围已扩展到乡村,但很多人看不懂知识密集型书籍,到图书馆来只是消遣,打打游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勿庸置疑,绿树图书馆需探索出一条帮助无文化读者克服识字障碍的途径,使他们真正有意义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国还未对广大农民进行成人教育,因此,为当地城镇居民和村民进行扫盲教育是绿树图书馆的扩展服务内容与义不容辞的责任。
3对策——“图书代理人”计划
针对上述情况,通渭县第一高中想出了要学生成为“图书代理人”这一创新解决方法,并于2004年年底实施。具体地说,“图书代理人”计划就是为每个学生及其家人建立共同使用的家庭账户,委托学生做免费使用绿树图书馆的宣传,鼓励当地学生积极利用账户,在上学的任何一天把书带回家,为家人借书;家住偏远村庄的学生也可做“图书代理”业务,周末可把书带回家,上学时再把书带回学校。虽然校方担心馆内图书可能会丢失,最初只打算将此规划限制在学生家庭成员内,但最后还是“被迫”放宽了图书馆政策,实行了类似“服务外展”的做法。图书馆条例规定,学生可用其家庭账户为邻居和村民们借书,但要对自己名下所借的图书负责。这种“学生一家庭一邻居”委托方式行之有效,使学生将所借图书负责到底,图书丢失现象极少发生。
通过“图书代理人”计划,通渭县和丹凤学校图书馆的公共读者及学生的流通量增加很多,为当地居民办理借阅图书量分别从2004年的83册和1733册猛增到2005年的7797册和9350册。2005年,通渭县的“图书代理人”计划被推广至其他馆,并立刻被其他绿树图书馆采纳,“图书代理人”计划取得很大成功。
尽管绿树图书馆的公共服务项目所覆盖的实际农村人口数量难以确定,但我们可以通渭县的“图书代理人”计划为例估算一下,假设每位学生为10人(2人是其父母,8人是附近的城镇居民、村民)借书,如果学生中有20%来自县城,那么“图书代理人”就会为6600位城镇居民和周围农村地区的2.64万村民服务,这样的人口覆盖率是城镇居民的29.58%、村民的5.99%、通渭县总人口的7.12%。这个数据已是相当可观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结语
总之,创办学校一公共联合图书馆是解决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居民读书问题的好办法。学校图书馆可具有为当地无公共图书馆机构的师生和广大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在图书流通工作中采用“图书代理人”计划这一创新方法,扩大了读者范围。但迄今为止,绿树图书馆只为当地社区提供图书流通的基本服务,如何满足他们使用文献资料和利用网上资源等的其他信息服务需求还悬而未决。学校与公共读者间的图书资源竞争、仅以单一的馆藏模式为学校和社区服务、馆内只设有一位工作人员等问题随着图书馆读者的不断增加将越发棘手。新增一位“社区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适当增加文献复本、扩大网上阅读范围可能是缓解这些问题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