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学校图书馆面向农村社区服务的绿树模
2014-06-15 01:11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析中国学校图书馆面向农村社区服务的绿树模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论文关键词]绿树图书馆;农村社区;联合图书馆;延伸服
[论文关键词]绿树图书馆;农村社区;联合图书馆;延伸服务
[论文摘要]论述了中国西北地区绿树学校图书馆的特点以及学生与公共读者利用的状况,重点论述了其社区服务的新方法及为当地城镇居民与村民延伸服务的创新战略——“图书代理人”计划。旨在试图找出影响学校图书馆为当地社会服务成功与失败的潜在因素。
绿树教育基金会,作为一非营利组织,于2002年在中国贫困地区创建了为当地师生与居民开放的自动化学校图书馆——绿树图书馆。这些馆在资金和行政上不需要中国政府的帮助与支持,而是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公众服务,这种运作方式极具独特性,它所展现的是另外一种服务模式,即为公共图书馆功能不完善或没有公共图书馆机构的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1绿树图书馆状况
1.1绿树图书馆的特点
为帮助中国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民教育和信息服务的进程,一些非营利组织始终致力于实施发放奖学金、建设学校,向学校图书馆捐赠图书、计算机和自动化软件等海外捐赠和募集资金的援助计划,2002年绿树教育基金会开始在我国西北省份选定学校捐赠书籍、电脑、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等。为最大限度地达到投资目的,填补为当地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的空白,绿树教育基金会规定,接受资助的学校图书馆要对附近学校和当地城镇居民与村民同时开放。这些馆既无政府拨款,馆内又没有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是仅由一个或两个在行政上受校方管理的学校图书馆员开展业务,为学校和公众提供均等服务。这与美澳联合馆的“联合模式”迥然不同。后者尽管合并了“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享设备与建筑空间,但他们仍有独立存在的方式,而且建馆时从公立学校和公共图书馆机构那里获得资金,对学校和群众实施的均等服务受法律约束与保护。虽然两者各有特点,但中国的“友好共同体”——绿树图书馆和西方国家的联合馆有着共同的特点,即①都设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②都需要解决封闭校园外公共读者的交通问题;③都需要有满足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与当地居民信息需求的馆藏。
1.2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状况
学生数量巨大,假如所有的学生经常使用图书馆,那么这些学校图书馆的工作将会很忙碌。但是,尽管最近中国进行了K12的教育改革,大大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与技能,阳但课堂教学仍遵循着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教育模式,许多学校(教师)以牺牲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技能的全面发展为代价,追求更高的升学率与考试成绩,为此,学生们必须把所有的时间花费在课本和作业上,而很少有时间使用图书馆获取课外知识。
1.3公共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状况
所有绿树图书馆项目对全校和当地民众同时开放(也是投资条件之一)的这一规定,促使学校领导和馆员想方设法寻找一条支持和改善为城镇居民和村民服务的路子,如:他们发放图书证给当地城镇居民和村民,举办培养居民一般信息文化技能和如何使用图书馆电脑系统的讲习班等。但是,尽管他们工作非常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却很有限。就拿甘肃通渭县第一高中和陕西丹凤高中图书馆来说,建立绿树图书馆之后,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人数有所增加,当地居民阅读人数也增加了,但在绿树图书馆推出社区服务计划以后,使用图书馆的当地居民的数量却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
1.4绿树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004年,绿树图书馆在面向公共居民服务之后,关于公共交通噪音的抱怨就层出不穷。所有绿树图书馆都试图在周末及(或)课余时间对公共居民开放,以此排除教学干扰,此方法刚刚启动时还可行,但不久就进行不下去了。原因是多
数学校无钱雇用他人来协助图书馆的工作,馆内只有一名工作人员(有些是学生志愿者),他们往往在得不到一分加班费的情况下长时间地工作。另外,图书馆主要被设在远离校园边界的教学楼里,即使图书馆在放学后和周末时间向公众开放,但校园的安全隐患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大学排名
综上所述,绿树学校图书馆虽切实履行了为当地居民特别是为既定范围内的众多农民服务这一职责,但实际为公民服务的范围与规模太有限了。
2绿树图书馆服务于农民存在的障碍
绿树图书馆工作人员指出了可能阻碍服务于农民的三大因素。
2.1馆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