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2)
2014-08-20 01:05
导读:3 高校图书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思辩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的消费者在面对媒介时
3 高校图书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思辩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的消费者在面对媒介时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判定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大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的重要场所,它还以独特而丰厚的内涵,提供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为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艺术修养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使图书馆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可行性。首先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信息资源的中心,涵盖了媒介传播的6大元素,即图书、
期刊、报纸、电视、电影和网络,它不仅是读者与信息资源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而且对进步大学生媒介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也具备足够的相关人力资源,如图书馆员、信息咨询员、文献检索课的授课老师等,这些职员通常具有专业的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以及信息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媒介信息素养,他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第三,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新闻、传播类专业,这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行家里手,他们自身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深谙媒介素养教育的精华,完全能够胜任指导图书馆进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
4 拓展服务功能,构建高校图书馆媒介素养阅览室
上海图书馆吴建中博士在他的《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中说到:“21世纪的图书馆不是由机器组成的电子世界,而是温馨明快的知识乐园,除了阅读功能以外,图书馆还应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终身教育的功能和文化娱乐的功能。”那么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而不是传统的,先进的而不是落后的,有特色的而不是普通的方式,来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上风,使大学生更轻易、更愉快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上风,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与时俱进,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为进步大学生媒介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构建思路如下:
大学排名 4.1 媒介阅览室的媒介配置
4.1.1 印刷媒介 我们可以按媒介内容的特性,从三个层面,即必读性(资讯的有用与重要)、可读性(资讯的情感推拿与价值认同)和选读性(与个性发展相关的资讯),为读者精选相关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例如我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感、有活力的、与现时人群的心理和流行文化有某种契合的刊物,如《读者》、《电影评价》、《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学生》等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推拿”并获得认知提升的实用信息;还可以订一些贴近生活、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的报纸,如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体坛周报以及当地日报等,使学生能够廓清其视野,优化其决策;另外在图书方面,我们可以为学生预备一些经典的艺术类、广告类图册和实用类畅销书,使热衷读图文化的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地的主动阅读过程中进步自己的综合素养。
4.1.2 传统电子媒介 电影。由于电影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包含着制作者的知识、思想、经验和意图,所以电影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是电影传播效果中的关键。因此在为学生配置视听资料时,要着重收集著名经典影片、各国获奖影片、文学名著影片、优秀科教电影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有憾人心力的视觉效果的影视作品,不仅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外文化,还可以使他们在艺术享受的潜移默化间,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和视觉素养。
电视。将电视用于教育被称作教育手段的第四次革命。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媒体,比其他媒体具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电视信息的***性,可以同时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利于进步观众的感受性和形象思维能力,达到其它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在这个阅览室应增设收看电视的空间,并设定精品频道,如中心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的节目,使学生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