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图书馆职员的素质修炼(2)
2014-09-01 01:08
导读:三、职业道德素质修炼 每位从业职员,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2002年1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确
三、职业道德素质修炼
每位从业职员,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2002年1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通过了“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职责。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维护读者权益,守旧读者秘密。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行为。努力钻研业务,进步专业素养。发扬团队精神,树立职业形象。实践馆际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拓展社会协作,共建社会文明”的图书治理职员职业道德准则。这一准则的确立为我们加强图书治理职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准绳。
1.热爱本职工作
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得不到它应有的社会地位, 自身又无法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当今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背景下, 从事图书馆行业的人往往不具备敬业精神, 懒于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职业道德来说,高校图书情报职员应该首先熟悉到图书馆事业在进步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图书馆事业当做崇高的事业,坚定地树立起敬业乐业精神,从而加强自己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2.树立服务意识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也是最根本的职能。图书馆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首先能快速、正确地找到读者需要的信息资料, 并且能推荐相关的最新信息资源。其次, 还要动态地了解读者需求, 建立读者信息资源反馈体系, 及时更新最新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知读者需求, 解读者所急。第三,也可以结合各单位的具体特点定期开展各种有关数据库及网上资源检索和使用方面的讲座, 使读者较快地把握最新信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具有奉献精神
图书馆的日常实际工作就是为读者找书,给别人充电,牺牲自我,服务他人的一项工作,图书馆员只有具有奉献和敬业精神,外借才能做到一个“勤”字,阅览才能做到一个“静”字,咨询才能做到一个“实”字,古籍整理才能做到一个“细”字。
四、法律意识的修炼
图书馆工作职员作为一位公民,也应熟悉如宪法、刑法等有关国家的基本法律,除此之外,必须熟悉和把握与信息服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图书馆员是信息的治理者和传播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又不违反知识产权法。必须具有信息保深情识,在信息产品的提供中,必须保护贸易秘密,保护个人隐私,做到所提供的信息客观、公正、公道、正当。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于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分级治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从制度和技术上保证信息正确、有效、安全畅通,以纯洁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服务中,遵纪遵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经纪人。
参考文献:
[1]粱志菊.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治理.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2]丁秀丽.图书馆员社会角色的转变与素质要求.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
[3]张雪利.高校期刊治理职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进步措施.榆
林学院学报,2008,(3).
[4]付先华.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初探.
武汉大学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