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高校图书馆“违规处罚”的弊端及对策

2014-08-29 01:13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析高校图书馆“违规处罚”的弊端及对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违规处罚的弊端,从读者教育、进
【摘 要】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违规处罚的弊端,从读者教育、进步员工素质、增强监控能力和建设***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应付读者违规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违规处罚 违规行为 人性化治理
  
  高校图书馆印本文献在日常流通中常被读者随手写划,以及其它污损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针对此类事情图书馆要予以“违规处罚”,它是一种常见且行之有效的图书馆治理手段,但是这样往往会引发治理者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此类事情的发生对构建一个***、文明的图书馆学习研究环境是一个冲击。究竟如何面对这一题目,我们必须要理性思考,认真研究。
  
  一、图书馆读者违规及非人性化处罚方式
  
  1.读者违规行为
  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违规行为可以分为对图书、设备和环境的违规。对图书的违规是指对图书的盗窃、污损、遗矢、乱拿乱放和借阅超期等。对设备的违规是指对设备的偷盗损坏以及非法占有等。对环境的违规是指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吸烟、饮酒、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衣冠不整。
  2.非人性化的违规处罚方式
  对读者的违规,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取了非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处理的轻重有别,大致可以
  分为罚款、警告、公告、留校查看、劝退等。
  
  二、“违规处罚”的弊端
  
  1.图书馆不具备罚款的主体资格
  罚款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对读者违规处理采取较多的一种方式。固然有些高校图书馆称为“图书损害赔偿费”“违约金”“图书占用滞纳金”等,但实质就是罚款。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相关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见罚款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并不是所有组织与个人都具有罚款的权利。图书馆是一个属于法人或非法人的公益性机构,不是法律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因此,无权对读者实施罚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读者违规处罚的矛盾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都是在校学生,没有经济来源,采取罚款的方式将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导致有些学生为了避免罚款而不再阅读图书馆的书籍,有些学生为了平衡罚款的损失而走上偷盗他人财产的犯罪道路。
  3.“违规处罚”不利于图书馆的***建设
  “违规处罚”中的“过期罚款”,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文献资料正常有续流通,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但有些读者对此并不了解,误以为图书馆“过期罚款”是图书馆创收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变相的营利行为,将其罚款作为图书馆职工的福利。实在图书馆的罚款全都上缴了学校财务。由于这种“过期罚款”引起读者的不满情绪,甚至演变成了读者与图书馆工作职员发生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影响了图书馆***环境的建设。“违规处罚”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罚款抹黑了图书馆的形象,玷污了图书馆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宗旨。   三、应对读者违规的措施——人性化的治理方式
  
  为了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行,保护尽大多数读者的全体利益,避免违规处罚带来的弊端,图书馆必须要采取人性化的治理方式,杜尽违规现象的发生。
  1.深化读者教育是核心
  (1)加强新生进馆教育,对新生读者除了讲解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外,还应重点让其知晓图书馆的各项治理规定,知道如何做一个文明读者,让读者明白图书馆是公共学习场所,是教育教学基地,是国有财产。利用宣传橱窗、校报、图书馆网页等方式,积极开展读者的道德风尚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文明读者形象。
  (2)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树立图书馆的形象。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成立“读书协会”“读书社”等,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交流的渠道,扩大图书馆的着名度。在读者中形成爱读书的风气和热爱图书馆的意识,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规范其行为。
上一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