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用户变化应对措施(2)
2014-09-02 01:01
导读:增加电子资源,组织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建设,现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局域网或 校园 网,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增加电子资源,组织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建设,现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局域网或
校园网,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购置了电子图书、电子
期刊、光盘数据库等,而且还以各种方式链接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中外文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馆躲资源数字化,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组织、加工、整合,拓展了馆躲空间。这些虚拟馆躲大大缩短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的供给与用户需求的时间差,由滞后服务发展到同步服务,甚而转向超前服务。
建设特色馆躲资源。很多高校图书馆不仅重视服务资源,如光盘、数据库、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还自建特色文献数据库,如:有的高校图书馆从本校最着名、最突出的重点学科进手,收集、评价、加工、整理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学院文库、专
家教授文档,组建保密型私人数据库,这些特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图书馆馆躲体系。
2.3拓展和创新网络服务
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用户教育,拓展和创新网络服务。由于间隔、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进馆学习;而参加高校函授教育的社会群体,又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课题。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电子图书馆,为不能来馆读者提供远程服务和网上教育;利用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图书馆、信息源、信息用户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空间;在主页上建立导航、咨询栏目,提供网上电子期刊、电子教程的链接网址;利用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等与用户互动;广泛开展馆际互借,要求高校图书馆之间开展文献资源的共享,这无形中扩展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目。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网络服务模式由一个既定的图书馆对众多的读者服务转变成众多网上图书馆对用户服务。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出现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形成了很多有创建性的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电子图书,这就要求图书馆网络稳定、快速,图书馆书籍同步下载量大;相对应的数据库丰富;并且设立良好的实时交互咨询服务,适时了解和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疑问;建立电子图书借阅服务模式,即利用阅读器或读书卡,阅读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电子文献信息递送,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和本馆的治理系统来达到文献信息的递送。 2.4进步馆员的综合素质
未来图书馆员工作的主要对象由传统文献变为网上信息,图书馆员自身也将由文献传递者变为信息导航者,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和高科技化,因而未来图书馆对于图书馆从业职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变化着的信息化社会要求。
首先,改变图书馆队伍的专业结构。适当引进图书馆紧缺的计算机开发、运行治理和维护、网络资源建设、检索与网络维护职员、数字化信息转换职员等专业人才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治理做好人力资源的预备。
其次,进步馆员信息素质,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年轻馆员布满活力和具有新的观点。继续教育在增强年轻馆员业务水平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和图书馆实际发展自身,加速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馆员。中老年馆员有着较好的专业背景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继续教育,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上风,更好地做好馆员工作。再教育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或报告等形式有计划地进行普及教育;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定向
培训;有计划地选送馆员进行脱产学习和在职教育;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对馆员进行包括计算机技能、数据库服务系统、网页制作等计算机网络高级技能,版权法和电子文献普及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再次,加强馆员对本校学科的了解,了解本校各学科发展形势,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各学科用户提供书籍及信息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