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公共治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2)

2014-11-26 02:13
导读:1、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私营部分的治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新公共治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

  1、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私营部分的治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新公共治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职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治理职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回应能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分或行业开办“一站式”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至公共部分的职能和规模不同,新公共治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分参与市场竞争,让更多的私营部分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换政府公共部分的某些服务。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很多新公共治理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也以为,公营部分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治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分治理方式不同,新公共治理夸大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分成功的治理方法和手段(如本钱——效益分析、全面质量治理、目标治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治理以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2、引进竞争机制,注重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进,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治理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效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公务职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夸大对预算的目标和总量控制,给基层公务职员在资源配置、职员安排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以适应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新公共治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法规、制度控制,实现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丈量和评估,由此达到经济、效率和效果等三大变量。在人事治理体制上,新公共治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治理和开发,进步在职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治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成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夸大“政务”和“事务”的合作。在看待“政务”与“事务”的关系上,新公共治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夸大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夸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新公共治理则重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夸大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主张让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责任感,而不应将政策制定和具体治理职能截然分开。这样不仅可以使文官承担相应
  的政治责任,而且可以挖掘文官在专业知识、信息、任期等方面的上风以进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益。
  
  二、对新公共治理运动的述评
  
  西方的新公共治理运动对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共行政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西方官僚制政府的运行陷进困顿的情况下,它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和革新作为人类的一种革新范式和实践模式,反映了人类社会在进进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后对各国政府治理的必然要求,其所展示的一些理念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突破。
  (一)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治理体制。与以往产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官僚制不应主导公共行政的指向,其科层制的治理方式、僵化的公共组织和尽对同一的公共服务的做法,都应该被纳进新公共治理的改革浪潮之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二)积极探索了解决传统行政治理体制弊病的途径和方式
上一篇: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下一篇:浅谈图书馆员工自我治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