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公共治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3)

2014-11-26 02:13
导读:对传统的官僚体制所天生的财政开支、职员膨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士气不振等弊病,新公共治理运动采取的企业化、市场化、竞争制等措施在很大程

  对传统的官僚体制所天生的财政开支、职员膨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士气不振等弊病,新公共治理运动采取的企业化、市场化、竞争制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解决了这些弊病。
  (三)把当代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它否定了传统行政所持有的政治和行政二分法,主张公务员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以为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治理。
  2、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主张政府和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确立了政府和市场的新型关系。
  3、夸大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提倡回应性服务,将群众的满足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准。
  4、主张政府部分的领导者具有企业家的精神,以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5、主张精简机构和职员,减少治理层级,以消除官僚制的繁杂。这些措施都是对传统行政治理理念和措施的颠覆,开辟了公共治理的新时代。
  (四)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
  1、片面追求政府的企业化治理原则,抹杀了公共部分与私营部分的本质区别。公共部分与私营部分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部分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性原则和私营部分以营利为目的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新公共治理过于夸大公共部分企业化,必然导致公共治理部分对公共利益的逃避,造成对公共利益的腐蚀。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自由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尽管它有不可怀疑的气力,但是他们不足以确保很多牵涉到人类幸福以及能让人类持乐观进步态度的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从本质上混淆政府与企业等私营部分的区别,终极会从根本上丧失公共利益。因此,政府的治理可以鉴戒私营部分的治理方法,但不能全盘套搬。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过于注重效率原则,轻易导致政府忽略其所肩负的政治***责任。追求效率是政府在公共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公共治理的本质是以***宪政为基石,夸大追求人***权、自由同等权利、社会公正、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过于夸大效率必然导致社会公正和长期公共利益的缺失。
  
  三、新公共治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治理是当代西方社会行政改革的一个潮流,固然它还存在如上的一些缺陷,但总体来说是现代政府改革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尽管我国事一个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具体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公共治理的水平和行政改革所面临的题目与西方国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西方国家新公共治理的一些思想和操纵方案对我国各级政府的改革仍然具有启发和鉴戒作用。
  (一)明确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边界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大幅度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政府规模急剧扩张,财政开支大副增长,终极在70年代形成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促使人们对以往政府的职能范围进行思考,反思以往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行政方式进行反思。就我国的乡镇政府来说,也经历了一个职能不断调整和机构不断膨胀的过程,终极导致了近年来大规模的机构和职员精简。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和职员的增减方面,可以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
  就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职能和使命,根据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要求确定其具体职能,依其承担的职能来进行机构和职员配置。具体要划清哪些基层事务是由政府直接治理的,哪些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来提供的。对于由政府承担的事务要设置相应的机构和职员,对于可以回回社会的公共事务要大胆放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工作乡镇事业单位从业职员的工作积极性,进步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来源于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乡镇事业单位的竞争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才岗位的竞争和公共服务的竞争。长期以来,在人事方面,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人浮于事,导致乡镇事业单位职能的虚化;在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实行的是由乡镇事业单位独包独揽,缺乏有效的竞争,各种市场主体和公共组织被排除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之外。因此,进步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引进人事竞争制度,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传统思想观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活动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供给的公共服务项目,要吸收社会气力参与竞争,形成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竞争的局面,以进步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上一篇: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下一篇:浅谈图书馆员工自我治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