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探讨
(1)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传统的会计方法是将其计入不同的帐户。产品从工厂到分销商或客户的物流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采购物流成本计入“材料采购”,自运费和仓储费计入“营业费用”,与物流有关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相关的人力、水电开支计入“管理费用”等等。但,传统的会计成本算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 不能充分体现现代生产特点,准确反映和控制物流成本。随着生产方式从大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逐渐向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方式的转变,企业生产活动日趋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批量减少,批次增多,生产工艺多变,从而更多与产量无关的活动如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产生的费用大大增加。而成本会计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这种 “数量基础成本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
第二,没有完全覆盖企业物流所包含的各项费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只将外包的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等活动记入企业物流费用,而忽视了企业自营的各项物流费用及存在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物流费用,从而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说。正是因为其没有覆盖各项物流费用,因而不利于物流费用的分析和控制。
第三, 不能提供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首先,传统的会计方法一般以现有会计科目将其与其他活动产生的费用混为一体,无法确认出物流活动本身产生的费用,而不同的分配率不能准确地计量出实际物流费用的比率,从而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确认。其次,物流活动本身是一项跨部门的活动,将物流费用以现有会计科目统一以后,很难确认出不同活动费用的责任主体,不利于跨部门合作各项活动中业绩标准的确定,确定各部门的权责,不利于物流活动一体化的实现。其三,随着我国各个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活动的展开,需要相关的物流和供应链改造活动的成本管理,而传统会计方法不能完成上述活动成本的核算。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物流作业
支付形态 物资流通费 物流信息费 物流管理费 合计
包装费 运输费 保管费 装卸费 流通加工费 合计
企业物流费︹
供应物流
︺ 本企业支付物流费 企业本身物流费 材料费 资材费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二级表格的物流作业仅仅是一个粗化的划分,并未具体到实际操作的作业单元。应将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具体细化到三级表格部分。可以看出,二级表格的数据源于三级表格,一级表格的数据源自二级表格。三级表格的计算是具体到作业层次的。
第三,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汇总分析。
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管理需求,分析不同的数据。如,若管理层需要了解委托物流费用和本企业支付物流费用的比例,只需将相关的费用加总求其比值即可。若需了解各个细化的物流作业的费用比例及规模,只需将三级表格中的相同的物流作业费用归类后加总、求比值即可。由此可见,三级表格是核算的基础。因为其相对而言,要详尽到每一个物流作业,涉及内容广泛且复杂,且不同企业的具体物流作业有所区别,可以建立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达到统一,因而在此不作具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