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产品与方案选择不当
产品与方案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载体,纵使整个企业都在磨刀霍霍的施行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但是一个失败的信息软件的选择可以使整个努力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产品与方案的选择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当下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要盲目追求市场热潮,要实事求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才能走向系统建立的成功。
4.项目管理混乱
IT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要实行有效的项目管理更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行进过程。随着项目行进的往后推移,管理层很容易放松心态,以一种随之自由的散漫态度对待,这容易使得技术人员在管理人员缺席的情况下做出不当的选择,导致一种事倍功半甚至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三、加强我国企业经济信息管理的对策
要找寻有效的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对策,首先得考虑我国的经济现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也区别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特殊经济体,很多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特殊性。其次,企业在采取对策之前还得基于自己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不能贸然借鉴全盘采纳,所谓的本本主义是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成功的。在基于我国的经济现状及企业自身状况的基础上,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的制度
网络是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必需品,所以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的制度也是必备的,任何一个事物的完善完美都需要一个优势制度来作为保障,完善网络信息业务化制度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首要条件。网络信息业务化的核心是人、资源在企业内部的自由流动,以利于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在全球各地都设有子公司的跨国公司,这种业务化的制度能相对减少改革制度中的阻力以及传统行政模式中的低效率问题,加速信息化管理的早日实现。
2.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信息管理的意识
当今世界企业的三大法宝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其中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人才的有效投入与使用是重中之重,培养一批尖端的信息管理人才能使整个进程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人才的储备培养与不断更新,因为技术是日新月异的,要防止人才层面上的止步不前与断层,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保证企业在技术上永远走在前列,这是关键。另外,所谓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企业主体——人的信息管理意识也很重要,只有每个人头脑中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信息管理意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改革中,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每一个头脑风暴都为之服务,全民动员永远胜过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而且一个很好的企业氛围也能有助于这场变革的早日成功。
3.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实践中
新技术方面——企业可以租用当前盛行的、应用比较普遍的ASP的优质服务,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支出,也不需要进行维护方面的操心,可以减少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可以将更多的重心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新方法方面——ERP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一体,融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于一体,用一个统一的思想与标准来管理公司的运作,能很好地控制企业的运作成本,并准确分析出企业的未来走向。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作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互相辅导、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于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当然两个应用绝不能止于纸上谈兵,必须得在实际的基础上实地操作,制度是保障,人才是过程行进的主体,而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则是纲,没有这个纲的整体构架,一盘散沙的现状肯定是不能成功的,三者的相互协作共同指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
四、小结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大潮中的整体走向与趋势,所以企业要想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决不能在这个关键链条上掉落,必须在适时、适当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来建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帮助企业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