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信息社会,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都离不开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统计学对于经济与管理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统计学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重要性,分析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统计体系、提高对统计人员的重视程度、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统计学;管理体制;信息技术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针对特定系统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该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推测,为决策的提供参考和依据。统计是为对特定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是统计学在生产实践中的一个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做好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何提高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首先依靠的就是科学的管理方法,而统计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同等重要。事实证明,统计是管理、经济和企业的重要工具之一,人们只有有效地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一、统计在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性
统计是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工具,也是我们制订各项经济计划的数据基础。统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整理、分析,提供统计数据,进行统计监督或预测。将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统计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通常反映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主要的经济成果等指标;二是揭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性质,通过分配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统计资料来说明;三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比如两个现象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结构变化以及因果关系。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不仅能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还可以针对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管理体制落后统计有外向性的特征,因此影响着统计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国家所设定的宏观报表和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统计数据不相匹配,因而导致企业的统计部门,做的工作仅仅是完成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任务而已。现阶段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主管部门的许多报表,服务的对象也是政府工作部门,对自身的生产运营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占主要地位。统计工作并不是为自身决策和管理来服务的。这种外向性从某个角度反映了统计工作的单一性和机械性。
2.投入不足,人员流失严重,基础薄弱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已经很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许多企业的统计部门被撤消,或者与其他部门合并,大批统计人员下岗或者分流,这样就无法完成对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此外,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不规范、失真的数据信息,使得统计结果毫无利用价值。各单位的领导者,也不愿意花时间在没有短期利用价值的工作上,由于领导者不重视,投入少,很多统计部门实际上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