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及地方政府的作用研究(1)
2013-07-10 01:0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及地方政府的作用研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 学习型区域 学习效应 政府职能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 学习型区域 学习效应 政府职能
论文摘要:区域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分析了其主体元素及其学习与创新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地方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中应发挥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并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和学习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各区域实现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全球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德国的巴登一符腾堡州的研究表明,这些区域都被认为是典型的学习型创新区域,其特征是通过相互依存的网络、正式的学习制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理解沟通来获得相关资源,促使企业获得以学习为基础的持久竞争力。可见学习和创新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的“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相关研究综述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后福特主义”、“产业群”、“区域的崛起”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展开得到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一个区域内参加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提供交流关系的网络系统。
学习型区域是个全新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Richard~ofida于1995年在《未来》杂志发表的《迈向学习型区域》一文中指出,学习型区域包含于多层面和互动创新体系中,这个体系会产生集体学习过程。学习型区域是知识和创意的收藏库,提供有利于知识、思想流动和学习的环境或基础;BjomAsheim给学习型区域定义为“学习型组织和互动学习的地理与制度的根植性”,即学习型区域是提供空间和制度以实现互动学习的区域,并高度重视在集体学习、组织学习过程中构成的网络关系对创新的作用;我国学者顾新则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区域、学习型社会三个层面对学习型区域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学习型组织还是学习型区域,均是从创新的角度强调组织学习和组织间的交互学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区域和学习型社会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创新系统的,学习型组织是微观创新系统一组织创新系统,学习型区域是中观创新系统一区域创新系统,学习型社会是宏观创新系统一国家创新系统”。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学习型区域的本质是将创新和学习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1.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界定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将学习型区域界定为:在某一地理经济区域内,在政府主导下,区域内创新主体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网络,通过该网络进行交互式学习,形成一个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区域学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因此,学习型区域本质是一种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系统,其具有如下特征:
(1)学习型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的学习是能动的互动学习,是动态的学习过程。学习型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各创新主体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集体学习的过程,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和柔性反应,各单元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与协同。
(2)学习型区域本质是基于学习的区域创新网络。学习型区域区别于一般创新网络的根本特征就是区域学习,区域内各单元在相互信任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网络,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各单元的创新环境。
(3)学习型区域中的学习包括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区域学习。其中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是建立学习型区域的基础,而区域学习是建立学习型区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