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理论政策问题研究(14)

2013-10-01 01:13
导读: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有形成本与效益是指可以用市场价值计算的,且按惯例应记入会计账目的一切成本和效益;无形成本与效益则是指不能

  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有形成本与效益是指可以用市场价值计算的,且按惯例应记入会计账目的一切成本和效益;无形成本与效益则是指不能经由市场估价的,因而也不能入账的一切成本和效益。
  内部成本、效益与外部成本、效益。内部的成本与效益,包括一切在建设工程实施区域内所发生的成本与效益;外部的成本与效益,则包括一切在建设工程实施区域以外所发生的成本与效益。
  中间成本、效益与最终成本、效益。中间成本与效益,是指在建设工程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加入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最终成本与效益则是指建设工程作为最终产品所产生的一切成本与效益。
  在对工程投资项目的备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不能简单地把每个年度内发生的成本与效益相加、汇总,还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应把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部工期的若干年里发生的成本与效益通过利息折算成现值,然后才能汇总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再计算支出项目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比较,选优汰劣。
  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选择最优工程投资方案,提高公共支出使用效益大有裨益。但由于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多面性,实际运用的难度较大,对政府财政部门及公共支出使用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都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最低费用选择一般不用货币来计量备选的公共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各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这种方法适用于政府公共开支中的国防、政治、文化、卫生等项目,其成本是易于计算的,但效益却不易衡量,而且通过此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最低费用法是以取得一定社会效益而所需费用的大小为标准来评价公共支出效益的高低。取得同样的效果,如果花费低则效益高,反之则效益低。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财务分析法
  财务分析是评价公共支出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通过对单位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来反映单位的支出执行情况,并对其支出效果进行评价。运用财务分析既可以对单位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也可对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很多,与公共支出相关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字或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差异的方法,如本期支出实际完成数与预算数相比较,本期实际完成数与上期实际数相比较。运用比较分析法评价支出效益时,必须使对比的指标在内容、计算方法、度量单位、统计口径等方面保持一致。二是比率分析法。是对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数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指标之间比率的变化,并结合影响比率变化的相关因素来分析单位支出的效益。
  :
  [1]冯秀华。走向市场经济的公共支出预算体系[J].财政研究1999,(11)。
  [2]雷良海。财政支出增长与控制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ResearchonKeyIssuesoforyandPolicyofPublicExpenditureManagementinChina
  Abstract:Combiningmodernpublicfinancetheorywithinternalandexternalpracticeofpublicexpenditure,thearticledefinestheconceptandcontentofpublicexpendituremanagement,andthenrevealsmainexistingproblemsofitinChina.Furthermore,thepapergivesadeepanalysisontheproblemsofgrosssizecontrolofpublicexpenditureandoptimizingexpenditurestructureaswellaseffectiveness.Basedontheauthor‘sanalysis,thearticlesuggestssomecorrespondingpolicyproposals.
  Keywords:publicexpenditure;researchonmanagement
  (1)冯秀华:《走向市场经济的公共支出预算体系》,《财政研究》1999年第11期。第13页。
上一篇:基层财政难在哪里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