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 妙计安天下论文(3)
2014-02-03 01:34
导读:中国电信连忙出面解释说,由于双方的收费要经过通话量对冲后方能得出,故不应过度夸张通话成本的提高,暗指香港一些电讯商大幅提高收费理由不充分
中国电信连忙出面解释说,由于双方的收费要经过通话量对冲后方能得出,故不应过度夸张通话成本的提高,暗指香港一些电讯商大幅提高收费理由不充分。
十六大前夕,此事经两地协商,终于获得突破性进展,以香港主要电讯商之一的九仓新电讯为首,众电讯商纷纷表示接入费的调整对成本的实际并不如预期般大,故维持致电内地长途电话的旧收费,即取消原来的加价决定。香港恒指也随之劲升逾300点,而电讯股更扮演了火车头的角色。
香港多年来一直批评香港一些涉及重大民生的公司在处理成本上涨的时,常采取“加价快”的策略,成本稍有上升,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加价,且加幅很多时候更会高于成本的升幅。在这次事件中,香港各家电讯商也是采取了“加价快”的策略,而部分的加幅也是高于接入费的加幅,给人有种“趁火打劫”的观感。结果是与内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商讨之后,才知道调整的不如想象中大。
“怪胎”何其怪
今年5月,电信业进行了空前的改组,人们满以为电信打破垄断,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将要到来,但此次风波的出现,又一次打击了人们的浪漫主义情怀。事实证明,在打破垄断、政企分开方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这次事件明显的”怪”处在于:一是决策不透明,涉及的各方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竟搞不清是行为还是市场行为,”只想要一个原因”的心愿迟迟没有得到满足,最终如何解决,至今也是一个谜。二是信产部扮演的角色不够光彩。既然已经政企分开,就不能再对企业的市场行为妄加干涉,更不要说为其充当幕后策划的做法了。三是借助市场之外的力量。在香港人大代表、政府和中央政府官员出面之前,此事长期得不到应有解决,而在这些力量介入后,则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为何在全面建设市场的时代,非市场的力量仍然要经常介入?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冷暖自知,中国电信指望以“周郎妙计”得安天下,实现顺利招股的目标,而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不知谁正被气得吐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