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迁徙自由: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1)(3)

2014-04-22 02:33
导读:(一)自由迁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平等获利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9] 当前,二元户籍结构是造成城市和发达地区单极发展、农村和落后地

  
  (一)自由迁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平等获利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9]
  当前,二元户籍结构是造成城市和发达地区单极发展、农村和落后地区欠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户籍制度与公民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直接挂钩,从而造成城市对乡村、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制度性歧视,并强化了城市人与乡村人的身份等级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虽然获得了职业流动自由,他们能够进城务工经商,但却不能取得合法的“市民”身份,更不能获得同等发展机会、社会地位和公民权利。只有实行迁徙自由,才能保障农民拥有平等的就业和获利机会,才能促进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增长和繁荣。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谢锐勤 谢俊平
组织压力视野下自我效能信念的启动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创新
上一篇:谈欧盟一体化中的“自下而上”原则(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