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综述(1)(2)

2014-05-11 01:40
导读:四是贸易摩擦显著增加。国际收支失衡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2007年4~12月份我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

  四是贸易摩擦显著增加。国际收支失衡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2007年4~12月份我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连续12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针对我国的其他类型贸易摩擦也显著增加。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报告指出,近期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开辟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领域,从微观领域的一般性贸易摩擦向宏观领域和制度层面的战略性贸易摩擦转移,贸易摩擦更具复杂性和系统性;在新兴优势行业和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摩擦增加,而发展中国家的摩擦集中在制造业低端等。同时,我国贸易摩擦压力持续增大,反倾销呈加速上升之势,反补贴可能扩大使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大幅增加,知识产权将成为贸易摩擦的多发区。
  
  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的评述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源于诸多方面,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是贸易失衡大量积累的根源。刘华、卢孔标(2006)认为我国奉行的是以“出口创汇”为基本原则的传统贸易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对出口的“路径依赖”,国家仍将鼓励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结果是对外贸易一直以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发展。这是我国促进出口为导向的外贸发展理念引致的出口不平衡增长所导致的结果。我国处于全球国际分工的低端地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 “大进大出”造成过度出口的假象。从国际转移规律来看,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趋向于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我国恰恰具备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产业转移出去的同时,发达国家转向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一过程往往有一个滞后时间段。滞后阶段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平衡会扩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是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加剧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唐建伟(2007)指出: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确有顺差转变为逆差;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有逆差变为顺差;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从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
  三是“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等外汇管制政策加速了国际收支失衡。黄瑞玲、黄忠平(2004)指出,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正处在投资发展的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负值。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流入的80%又在净误差与遗漏帐户中流出,说明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存在大量的资本外逃。另外,彭兴韵(2006)认为,我国的本外币管理的脱节更降低了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性,使境外游资和各种违规资金能通过规避管制进入境内并逃避处罚。对外资企业的外债管理则实行了较为简单的“投注差”管理办法,而对企业接人短期外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的真实性审查流于形式,为外资企业通过境外借债进入境内进行合法逃离提供了可能。
  四是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偏重国内经济发展的贸易倾向恶化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我国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过分强调对外贸易,还部分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忽视对外平衡。王晓雷(2006)分析表明,贸易逆差其实并没有恶化美国经济和就业,贸易保护主义是可以治理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贸易逆差的真正根源是它的储蓄一投资缺口,与美国贸易货币的贸易政策无关,仅仅从进出口本身对贸易逆差不能作出完整准确的分析,也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有数据表示,美国失业率的波动与贸易逆差的大小成反比,在美国的贸易收支“改善”阶段,美国的失业率上升,而在贸易收支“恶化”阶段,美国工人的失业率下降。而且,失业率下降最快的是美国贸易收支“急剧恶化”阶段。其他的实证资料还证明,贸易顺差有力地改善了美国工人的就业结构。正因如此,美国更加乐意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对这一贸易失衡几乎是视而不见。随之而来的中国积累的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国政府也是乐见其成的。就这一点来说,其实美国并不十分追求国际收支平衡,美国政府更加重视国内的经济增长。
上一篇:东盟削减机电产品进口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