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的思考.(1)(2)
2014-05-12 01:13
导读:集群的产生跟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地理环境,还有机遇都是有关的,集群是偶然也是必然,不是集中了一些企业就是产业集群了,也不是想搞个集群它就
集群的产生跟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地理环境,还有机遇都是有关的,集群是偶然也是必然,不是集中了一些企业就是产业集群了,也不是想搞个集群它就是集群了。现实经济的运作中,政府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但又是非常自相矛盾的力量。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民族地区,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窃以为千万不要想培育增长极一样去对所谓的集群进行培育。
二、民族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上的可行之路
(一)是否具有集群经济存在之环境
民族地区,必须调研是否有集群经济现象,如村庄、乡镇、县城,是否围绕某一产品、行业或与产品相关联的共生行业等从事经济活动,在民族地区它具有传代性、特色性,往往以手工业为主,家庭作坊为生产落脚点。集群经济是调研出来的,不是在书桌上写出来的,现在很多报纸、公文写的产业集群,其实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没有产业集群经济现象,不要硬吹,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吹牛。个人觉得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具备如企业家资源,创业网络,产业传统等特定的资源禀赋,没有这些,仅仅凭政府的一些园区规划就能产生集群,那么政府似乎有点万能了。因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多以产业的聚集或集群表现出来,如果政府一方能够达到这结果,实在应该先把发改委这个部门做大。当然如果政府以集群的思维去发展区域产业,如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创业的制度成本倒也无可厚非。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透析信用卡大量营销与品牌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