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合理国债规模别议论文(3)

2014-06-05 01:10
导读:1.税收、国债性质的比较 从经济特性的角度,市场经济通常被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个并行不悖的部门,分别供应公共品和私人品,且私人部门是主

  1.税收、国债性质的比较
  从经济特性的角度,市场经济通常被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个并行不悖的部门,分别供应公共品和私人品,且私人部门是主体,公共部门起补充作用。静态地看,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最优配置量在遵循比较效率原则基础上,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建立在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共同决定。
  动态地看,随着经济的,公共商品范围也是的、发展的。既有狭义的公共商品如基础设施、国防等经常性的公共商品,还有一些广义的、不确定的公共商品如经济萧条、重大灾害等“或然性”的公共商品。我们认为,税收是经常性公共商品的价格与“或然性”公共商品的期望价格之和;国债则是“或然性”公共商品被实际提供时而向选民预征的税收,或者被理解为“或然性”公共商品的实际价格与期望价格之差。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公共部门财务,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商品融资,遵循事后的收支平衡原则。其主要融资手段是税收和国债,国债是债务收入,其存在的前提是持续经营,税收是公共部门的销售收入。因此,从公共财务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财政,似乎更能看到税收和国债的区别。与私人部门类似,公共部门的财务收支平衡应该建立在形成销售收入的税收上,而不能建立在发行国债上,至少从长期来看应坚持税收与支出的平衡。换言之,债务——国债是要用将来的销售收入——税收偿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债是一项待摊费用。
  2.税收与国债功能的区别
  (1)财务管理——组织财政收入上的区别。比较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项职能会发现,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项职能是经常性地发生的,且大致相对稳定,因而一旦作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测算后就必须构建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制度与其相协调。税收就是着眼于相对稳定、长期的制度性按排,而非立足于短期的权宜之计。当然税收具有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的稳定功能,但这只是派生功能。经济稳定则是“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通常对应的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收入制度安排。换言之,如果按财政支出的可预见性程度划分,则确定性支出(以概率为1发生或不发生)以税收解决,各级政府在预算的编制、执行中不能调整税收规模,在经济运行状况和制度税收制度既定的条件下,税收规模是一个自动产生的被动结果:“或然性”支出(以概率为p发生或不发生,0因此,从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国债收入则不是每年都必须有的。正常年景下,经常性的、制度性的财政收入流必须与经常性支出流和“或然性”支出的期流相匹配,季节性的收支缺口(经常发生)由短期国债来平衡;中、长期国债对应临时性的应急之需——“或然性”支出的实际发生。在短期,临时性的收大于支形成财政盈余,临时性的入不敷出则由政策性、相机的财政收入(国债)来补充;在长期,财政应坚持收支平衡原则,制度性的、相对固定的财政收入(如税收)应与财政支出平衡。因而,国债和税收的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是有差异的。我国多年来国债规模持续攀升、国债依存度严重超标,无疑表明国债替代了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功能上的区别。国债替代税收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从微观资源配置看,其效率都值得怀疑。
  如果我们立足于广义的公共商品,则更多的是关注国民经济宏观供求平衡、财政的宏观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在平衡总供求缺口上。总供求缺口往往起因于经济稳定、战争等“或然性”公共商品的需要。国债是相对独立于当年GDP的,正是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国债能直接改变当年GDP,缩小实际GDP与潜在GDP的缺口,平衡总供求缺口,使其直接的宏观调控功能强于税收。因而国债总体来说是相对灵活、短期的政策选择,不是微观财政政策工具,而是一种“相机抉择”的宏观财政政策工具。然而这种“相机抉择”是政府的抉择而不是市场的抉择,抉择的失误会导致“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出现资源的劣化配置,牺牲了微观配置效率。
上一篇:当前对外经济合作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