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国债规模别议论文(5)
2014-06-05 01:10
导读:(2)改革财政收入结构,强调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提高税收的依存度。“税小”是“费大”的原因,它同样是“债大”的原因。控制国债规模最有
(2)改革财政收入结构,强调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提高税收的依存度。“税小”是“费大”的原因,它同样是“债大”的原因。控制国债规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于千方百计提高税收的依存度。否则,财政赤字的加大仍会推动国债发行规模的相应增加。因此,从根本上说来,支出规范时,控制国债规模的着眼点只能放在税收的增长上。应把税收政策的主要着眼点转到制度创新的轨道上来。在现有税收规模不减甚至有增加的前提下,对现行税制作局部性的调整,把结构性减税的意图纳入“费改税”进程,通过规范收入机制的安排加以实现。
(3)改革与完善现行税制。我国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强调了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忽视了把所得课税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来使用。相对于所得税来说,流转税不适宜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因为它作用机制迂回、间接,税收的最终归宿不易把握,忽视了税收对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或者说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并不明显。应调整税制结构,强化税收调节经济、稳定经济的功能。改革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或消费型增值税、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调整消费税等,并调整税制结构,加大所得税的比重,以此启动市场投资和民间消费、增强税收的“反周期”的经济功能。
2.要努力建设限制财政收入的制度
布坎南曾通过对决策过程的经济学,认为民主过程决定的国债规模具有自我膨胀机制,应通过制定制度规则决定国债规模,主张复归古典财政原则。民主-宪政-秩序是民主社会应遵循的逻辑,应特别重视财政立宪。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政府垄断收入和收费收入,这些都是由宪法、、规章固定下来的,要改变财政收入,就要通过相同的
政治程序。如果在现有的法律设施条件下存在很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路径,这本身就表明要完善法制,尤其要完善限制性的民主财政制度建设。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对政府债务的问题要作出限制。现在我国只有对地方政府不准举债平衡预算的限制,对中央政府的债务没有任何规定。政府债务是延迟的税收,因此对政府债务的程序、规模、使用方向等方面是应该有限制性规定的,地方债务这种笼统的限制办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完善税费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合理收费,将部分收费改为税收,加强税收征管。这就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既研究什么地方可以组织财政收入,又研究什么地方不可以组织财政收入。可为和不可为都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
[1]张春霖。如何评价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0,(2)。
[2]刘迎秋。论我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
[3]贾康,赵全厚。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J].经济研究,2000,(10)。
[4]陈共。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1999,(10)。
[5]樊纲。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J].经济研究,19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