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高增长的行业因素:分布、特征与结构(3)
2014-06-12 01:03
导读:图4:1991-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四、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影响 工业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图4:1991-200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四、工业高增长行业的影响
工业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两方面因素。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1993~1997年和1998~2003年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91%和66.32%(见表2)。从具体的产业来看,1993~1997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有15个,这些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1%;1998~2005年增长速度超过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行业增加到16个,由于这一时期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经济规模较大的行业成为高增长行业,而且高增长行业的增长速度加快,高增长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19%。
表2:高增长工业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二)高增长行业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化是行业增长速度差异的结果,高增长行业的增长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见表3)。1993~1997年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从3.91%提高到7.41%。1998~2005年的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的快速提高,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进一步从1998年的10.01%提高到16.00%。
大学排名 表3:工业行业结构变化
五、从高增长行业的国际比较看"重工业化道路"之争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即"重新重工业化"的现象,1999~2005年,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的比重从61%上升到69%。围绕我国需要不需要经过重化工业阶段或者说是否可以跳过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进行了讨论。以吴敬琏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认为,由于发展重化工业会引起土地不足、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鼓励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而不是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满足国内需求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阳。
在此,通过国际比较从各国高增长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美国、日本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制造业增长率大多数时期低于服务业增长速度,但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美国在1980~1985年、1990~2003年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日本在1980~1990年、1995~2000年间的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快于服务业,而韩国自1970年以来的制造业年均增速均快于服务业。以往一些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慢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美国、日本早已实现工业化并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韩国已经实现工业化,但事实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并未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相反,在某些时间段内,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呈现出比服务业以及GDP增速要高许多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