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一直是其应用的难题。特别是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由于合约交易内容和规模按交易者的需要而制定,而且多在场外进行买卖,合约没有进行标准化,一般不能转售他人。因此,通过市场询价很难取得其公允价值。这种场外交易类似远期外汇合约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和定价模型,及使用这些技术估计的假设,如折现率、波动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流入时间的披露很重要。对公允价值如何取得的披露在新准则做了相应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比较笼统、只提供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限指南,并且对计量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没有提供统一的解决框架,而且没有统一的解释。
(二)增加会计报表的波动性
实施新准则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核算由表外转入表内,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或损益,对企业会计报表数据产生很大影响,进而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动,增加了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波动性。
(三)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规避相关风险,如果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不能跟进,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如何完善,也将是徒劳无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风险的披露既提出了定性要求,又提出了定量的要求,而管理层所能提供的信息决定了披露的细节层次水平。
(四)确定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首先,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公允价值的估值系统。采用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估值系统的企业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值,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且作好估值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衔接,这将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和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压力。其次,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衍生金融工具都不存在交易市场,有些即使有公开标价,交易市场也不一定足够完善和活跃,金融工具价格很容易发生被操纵的情况,这样的交易价格不能代表真实的公允价值。如果企业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是境外市场的,企业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雄厚的科技为后盾,很难获得境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实时报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也存在疑问。
(五)披露格式规范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形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而且没有形成规范的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不统一造成混乱,不利于信息使用者通过会计报表对各家企业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投资决策。
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深入细致地研究国外理论制度的经验
应当加深对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成果的理解,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或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适用于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注重对具体国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使我国在探索的路上尽量少走弯路。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我国证券市场、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相关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发展趋势,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同时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还应注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