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分产品业绩核算是商业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本文从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出发,讨论了分产品业绩核算的框架、方法、技术、产品线的确定和产品线设计原则,从而可以准确汇总部门和机构业绩,使得商业银行业绩考核、产品定价、经济资本分配有可操作的量化机制。
关键词:产品业绩核算;风险资本;商业银行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7-0055-05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许多商业银行都推行了以经济(风险)资本为基础的全面风险管理,将股东回报率、经济资本回报率与产品定价等同起来,实行了将经济资本回报率与绩效工资和非人力发展费用挂钩的业绩考核办法。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分产品业绩核算的量化难题,使得业绩核算还是以分支行机构为单位,形成了新的平均主义,使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对此展开初步研究。
二、分产品业绩核算的框架
分产品业绩核算,就是围绕银行产品线,把商业银行所有的资产负债损益科目,按照一定的规则核算到产品,以获取不同产品的经营业绩。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银行资产负债关系为: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1)
银行核算的基本等式为
收入:支出 利润 (2)
等式(1)、(2)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收入就是资产的收益,支出就是负债的成本,利润就是对股东的回报、未分配利润、留存公积金等所有者权益。一定的资本收益率就是资本的使用成本。
现代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全部收入-全部支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 营业税金和附加)-资本减值损失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