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略论水利设施对美国西部开发的重大意义(1)

2014-07-21 01:12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略论水利设施对美国西部开发的重大意义(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美国西部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不固定的地域概念。在拓荒者开始
美国西部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不固定的地域概念。在拓荒者开始西进的时候,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地区算是西部了。随着疆土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美国西部的地域概念不断扩大和变化。直到大批移民跨过50公分雨量线,进入大平原后,西部的地域概念才固定下来。人们才逐步认定这条雨量线以西的地区就是美国的西部,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最早对之作出界定的是美国学者沃尔特·普雷斯文科特·韦布。1931年,他在《大平原》一书中强调把西部的地域概念固定下来的必要性,并认为西经98度就是美国西部的东界。[1](P.8-9)后来,迈克尔·马隆进一步指出:“西部应当包括西经98度以西的整个地区,这是一条降雨量逐渐减少的界线,它北起南达科他州的东边,往南贯穿得克萨斯的中部。”[2](P.2)美国官方发行的读物《美国地理简介》也明确指出,美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是50公分雨量线。这样,西部就成为干旱世界的同义语。因此开发西部首先就要向干旱宣战。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在充分利用、开发西部水源、建设水利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很值得研究。由于其自然条件同我国西部极为相似,尤其有借鉴的价值。  一、移民自发行动的成就和严重后果  在西进运动和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打头阵的总是拓荒者、移民。政府的行动远远落在后面,且其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派军队把印第安人赶走。由于移民西进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行动,他们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应付陌生的环境。在雨水充沛的地区,他们遇到的困难虽然很多,但尚可克服,拓殖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而面对西部干旱世界的险恶环境,决大多数移民就裹足不前了。直到19世纪60年代50公分雨量线以东地区土地分配殆尽,才有人冒险进入这片土地谋生。最早进入大平原并在那里定居的是牧场主和牧民。由于土地广阔,稀疏的牧草可以养殖牛群,人畜用水可以从深井中提取,干旱对他们造成的困难相对较小。随后迁来的农户遇到的困难就多得多了。牛群侵扰和水源短缺这两个难题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3](P.601)幸亏70年代发明了廉价带刺铁丝网和风车,才使他们有可能在大平原定居下来。某些地方,如犹他州盐湖城以南的小农户在解决用水方面取得过骄人的成就。他们使600万英亩土地得到灌溉,或至少得到部分灌溉。[4](P.216)但大多数农户采取粗犷耕作方法,广种薄收,随着大平原的不断开发,土地表层也不断受到破坏,稳定的表层越来越少。本来就是遍地荒漠的干旱地,又进一步沙漠化,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终于酿成了举世震惊的大灾难。1934年5月11日晨,几百万吨的尘土被大平原的狂风刮进了大西洋,浓密的尘土遮天蔽日,在2800公里的上空形成一道混浊昏黄的天幕,久久不散。大平原的水井、溪流被沙土填塞,完全干涸,牲畜成群死亡,成千上万的农户逃离家园,流落他乡。这场大风使全国1/6的土地受灾。大平原又回到原来无人居住的状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场大灾难沉重地教训了人们,只管开拓、不管环境保护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后来回到大平原重建家园的人们开始注意土壤保护,农民还选择了耐旱作物冬麦广为种植,使得大平原变成了小麦的海洋。不过,这里的天气难测,有时候一整年不下雨。遇到这种年景,人们还是束手无策。农业需要水、城市和工业也需要水,没有足够的水,西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少数有远见的人曾经试图通过个人的努力筹建较大规模的灌溉工程,把更多的荒漠变为良田。1892年发现阿拉莫峡谷的查尔斯·鲁滨逊·罗克伍德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一片由于缺水而荒漠化的冲积土壤,偏离科罗拉多河河道不远。只要挖一条运河就可以引水灌溉这片广阔的谷地,使它成为富饶的绿洲。为此,罗克伍德组建了加利福尼亚开发公司,1901年完成了运河的开挖工程,河水经运河滚滚流入阿拉莫峡谷,峡谷也因此换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帝国峡谷”。计划十分成功。农牧产品的产量超过了公司的预计产值,达到70万美元,居民人数也迅速增加,1904年达到7000人。[5](P.13)然而,这种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的。这项工程并不坚固,缺乏防洪和防淤能力。1905年和1907年的水灾使“帝国峡谷”的良田被淹没和摧毁。1910年,联邦国会不得不拨款100万美元来治理这一带的洪水。总之,在当时的条件下,私人的努力只能取得一时的成就,不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反而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联邦政府的态度和措施  对西部干旱地区的水利问题,联邦政府在移民西进初期并不重视,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进入这个干旱世界以后,联邦政府才开始考虑如何鼓励他们开发水源,征服干旱,但不直接参与水利设施的兴建。犹他州政府曾向联邦建议将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划拨给干旱州,由州政府用出售土地的收入兴建水利设施,帮助在干旱地区定居的农户。也有人建议按每英里48个地段的标准把渠道沿线的国有土地作为兴修渠道的补助。[6](P.424)但联邦政府对这两种意见都未予考虑,而倾向于扩大售地面积以增加购地农户对建设水利设施的兴趣和承受能力。
上一篇:土地经营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区域性特征(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