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效率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再定位(3)
2014-07-31 01:00
导读:第一,传统上认为,工业化为主,城市化为辅,只有工业化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1980年代以后各国的实践和经济学的进展表明,城市化适度超前也能内
第一,传统上认为,工业化为主,城市化为辅,只有工业化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1980年代以后各国的实践和经济学的进展表明,城市化适度超前也能内生出相应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在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通过将人和活动集聚在一起而大大降低了人们和企业进行生产和交易活动的总成本,使单位交易效率大大提高,集聚于其中的人和企业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上升,相应的知识积累、创新、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从而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市场经济诞生以来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日益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整个社会对贸易活动的依赖就越强烈,交易效率和城市化的重要性就越明显。因此,一个明智的政府应认识这一机制,将提高经济体的交易效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目标,这不仅能推动城市化,而且也可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总的来说是提高交易效率,让“经济人”理性地进行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使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如何才能保证政府的所作所为的确能够提高经济体的效率?
这里有两个总的原则比较有效:一是“不与民争利”,二是“模糊面纱”。所谓“不与民争利”是指政府若想通过某一措施(比如引进交通、通信技术,修建一条公路、铁路,推行化和商务、允许农民进城定居、允许生产要素跨地区、跨国界流动等)提高经济体的交易效率,必先看看这些技术、工具、措施由私人提供的有效性,只有在私人或企业不愿意提供,或者由他们提供无效率时,政府才可着手实施。所谓“模糊面纱”(theveilofignorance)就是指政府在出台一种改进交易效率的制度措施时,不管“经济人”站在什么位置,他都会感觉到公平。比如,政府认为,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但这显然不满足“模糊面纱”原则,因为这一制度条件对城里人有效率,但对人是歧视,因而它对经济体是无效率的。又如,政府决定资助修建地铁项目,若你是政府官员,这可显示自己政绩,你肯定欢迎,若你是普通市民,你也会欢迎,因为不管它是否就建在你家门口,这均意味着你未来时间内出行将更加方便,办事效率会更高。因此,这肯定会有助于“经济人”自主进行经济决策。毫无疑问,在这两个原则下出台的政策、法规措施将既具公平性也具有效率性。一是摆正了政府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中的“守夜人”、“裁判员”、“服务员”角色;二是划清了政府与“经济人”之间的活动范围与界限,为“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创造了好的条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第三,从交易效率的内涵看,一国总和交易效率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地理等自然条件,而且还依赖于交通、通信、信息化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易技术水平,同时还依赖于社会传统、法制诚信水平、开放程度等制度条件。因此政府在提高经济体交易效率方面可大有作为。但交易效率结构的特殊性告诉我们,交易效率硬条件的改进比较容易,而交易效率软条件的改进则比较缓慢。原因是交易效率硬条件改进主要依赖于技术、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易技术等。即使一国或一地不具备这些条件,但只要它认识到其重要性,就可通过国际贸易、技术设备引进等市场化形式来获得。相反,能够提高交易效率的各类制度措施的引进却并不那么容易,并且还会受文化、风俗、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推进交易效率软条件的改进将成为推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形来看,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改变交易效率硬条件对提高地方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但对各种制度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很清楚,或者尽管清楚,但并没有激励去改变。原因何在?
从各种制度条件的供给一方看,当前我国对政府官员绩效的考核机制存在偏差,仅仅将地方交通、道路、电信、工厂大楼、财政收入等可见性政绩列为考核重点,而未将政策透明度、政府服务效率、老百姓感觉到的办事方便程度、法制安全状况、生活压力指数、经济人进行经济决策的自由度、私有产权受保护状况、银行体系的竞争性等列入考核范围,结果滋生了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另外,我国在政治、法律、管制等制度环节没有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也没有深入研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与管制等制度条件的本质特征,结果政府自然失去了提高经济体交易效率软条件的压力和动力。比如,在美国不用行贿就可得到加急的出国护照,原因是每一个城市的公民均可在其他城市办理出国护照。如果一地的政府官员问他索要贿赂,公民便可弃他而去,到其他地方办理护照。在这里,政府服务的竞争性提供推动了护照办理速度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从各种制度的需求者——公民、企业角度看,他们还不能完全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如果公民、企业能完全自由流动,那么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交易效率软硬条件好、适合于他们生存的地方便会发展起来,而那些不好的地区便会衰败下去。结果,“经济人”用脚投票的结果就会使有效率的政治、法律和管制制度以及相应的城市化程度内生出现。今后,只要这些方面的改革措施出台并得到充分实施,我国的总体交易效率必然会提高,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也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