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1)(2)

2014-08-18 01:24
导读:二、以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视野审视CAFTA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来看,其发展具有下面的一些特征: (一)经济基础比较脆弱 首先,从双方经贸关系

  
  二、以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视野审视CAFTA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来看,其发展具有下面的一些特征:
  
  (一)经济基础比较脆弱
  首先,从双方经贸关系的现状看,虽然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和东盟都是以美、日、欧为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重都非常低。200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额仅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13%。与此相对应,中国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也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比重一直在5-6%左右。中国与东盟相互直接投资的规模也非常小,截止到2003年底,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的99.1%都来源于新、马、泰、菲、印尼五个国家,仅新加坡一国就占了72.7%。截止到2005年,新加坡投资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3.65%,马来西亚占0.60%。同时,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总额截止到2003年底,只有9.4亿美元,占东盟吸引外资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也只有8.25%。
  其次,从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和东盟在出口商品方面很多部门存在竞争关系,部分商品部门具有互补关系。同时,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水平差距很大,难以形成区内较完整的产业水平分工结构。可以预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但是都不会很显著。另外,中国和东盟主要成员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对外投资的阶段,在以后,相互投资的规模也难以迅速扩大,且关税降低、取消还有可能减少一部分引进投资。
  第三,从中国、东盟在第三方市场的经贸关系看,由于双方在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调整中有着相同的演化路径,双方在美、日、欧市场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具有长期性。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趋同态势也越来越明显。在引进外资领域,中国、东盟基本上都属于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国家,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为明朗的发展前景使得国际投资者更看好中国的投资机会,造成外来投资从东盟转向中国,从而形成了双方在吸引外资领域的激烈竞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非经济因素具有敏感性
  首先,在追求国家权力的过程中,东盟一直试图以集体的力量提高其在地区性和国际性事务中的影响力,而中国在亚太地区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固有地位和发展态势,可能会对东盟的这一努力造成不确定的影响。如果中国在CAFTA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东盟对CAFTA的态度就可能会发生转向。
  其次,东盟主要国家不仅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和日本,在政治和安全上也与美国存在特殊的关系。长期以来,东盟一直推行“大国平衡”战略,注意处理好美、中、日三个大国错综复杂的平衡关系。CAFTA框架协议的签署,使得大国平衡发生了倾斜。但是,一方面,东盟不会放弃传统的平衡战略,另一方面,美国和日本也不会袖手旁观。美国已经开始与东盟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现在则采取“1 1”谈判的方式建立FTA,并且已经和新加坡达成了协议。
  第三,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关系与区域安全的一些具体领域,也存在着一些敏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台湾问题、南海主权争议、华人华侨问题等,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进程。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史 协
从比较优势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
上一篇: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