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改革思路(

2015-01-05 02:0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改革思路(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曾是人们选择制造业发展
内容摘要: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曾是人们选择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但纵观历史,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本文指出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边界,需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提升,并探讨了我国制造业提升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改革思路。
  关键词:资源约束,制造业发展,制度激励
  制造业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制造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但近几年我国“地荒”、“电荒”、“油荒”等时有发生,资源紧缺成为目前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造业企业能否突破资源(本文以狭义资源即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分析视角)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纵观历史,放眼现代,我们可以发现,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杠杆
  资源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导致了西欧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大相径庭。18世纪以前,西欧与东亚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抵相当。18世纪以后的发展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西欧在资源约束之下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而后者则依然固守着劳动密集的发展模式。
  据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Kenneth Yomeranz)的研究,直至1750年前后,东亚和西欧的发展模式均为劳动密集。“有很多迹象表明,欧洲有许多富裕地区已经走上了一条较为劳动密集的道路,直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引人注目的发展才扭转了那条道路”(彭慕兰,2000)。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已有的劳动密集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急剧断裂?彭慕兰认为是矿物燃料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两者的利用使得西欧的燃料和土地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如此的资源约束条件迫使西欧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对节约劳动的强调,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节约劳动的发明中,而充裕的劳动力使得东亚几乎不需要考虑劳动力的节约。“西欧需要减少昂贵的劳动力的使用,历史前进了,最后导致机器和现代化工厂的出现,以及人均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而同时其他社会更感兴趣寻找能够节约土地、资本或某些具体的稀缺资源的创新。所以,欧洲人并不一定更有创造力,但高工资成本促使他们的努力走上了一个真正变革的方向”(彭慕兰,2000 )。东亚因为拥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最后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西欧没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被迫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展模式,这种最初的变化导致了后来的始料未及的差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现代证明。日本是个岛国,具有先天的资源劣势,大量资源都需要从海外进口。虽然资源约束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但是日本仍然能够较好地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始终保持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得知,资源约束反而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杠杆。日本极其强调政府扶持和制度激励的重要性,在具有高度激励性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下,日本建立了集约型的生产模式,确立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方针,加强专利、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的整合,尤其强调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培养。正是由于资源的严重约束,迫使日本选择以科技和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科技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和研究创新来替代自然资源的缺乏。
  德国制造业成功地解决人力资源约束问题,主要得益于其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德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德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至于德国制造业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与别国的制造业的竞争中保持着特有的优势。
上一篇:新出口退税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外贸出口的影响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