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1)

2015-02-22 01:0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联系,然后着重分析了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之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合作经济组织;劳动力转移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来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劳动力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是相互作用的。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制度是游戏的规则,组织是游戏的角色”(诺思),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同时分析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发展和同一制度基础上组织的发展。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制度决定了劳动者是否有择业的权利和自由转移的权利,因此建国以来几次大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变迁使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趋势。而建立在不同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基础之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方式、组织数量和组织规模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劳动力转移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一、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
  
  建国后我国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发生着阶段性变化。为了便于分析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联系,本文划分了三个时期。
  (一)合作社经营与劳动力转移(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但是农民个体经营力量薄弱及生产资料缺乏,农业互助组成为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组织形式。互助组是农户以自愿互利的原则结成的劳动、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互助关系,不改变土地及生产资料的私有性质。互助组的规模一般为几户或十几户,实行产品归各户的分配方式。互助组发挥了个体经营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互助组大多是富户帮富户,穷户帮穷户,对促进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从1953年起,在农业生产的需求和政府的推动下,农业互助组逐渐被初级农业合作社所取代。初级农业合作社中土地私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一般以30-40户为一社,农民以土地入股,生产资料有偿使用,统一经营,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与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1955年底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转变。高级合作社的规模是初级合作社的4-5倍,采用土地和生产资料作价入社,集中劳动生产统一经营的合作方式,统一分配。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同时,农民在农业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据估计, 20世纪50年代,农村个体手工业者约200万人,而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合作社时期的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主要是由于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有充分的择业选择权利。当时正处在建国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政府大力开展工业建设,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农民自发转移到工业建设的行列中。
  (二)人民公社制度与劳动力转移(1958~1978年)
  从1958年公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起,一个月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是政治性和经济性高度统一的组织制度,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规模大,是高级社的几十倍;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农产品统购统销;严格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
上一篇:新经济角度分析货币政策(1)论文 下一篇: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分析(1)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