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1)
2015-03-13 01:15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两岸农业
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两岸农业产业的交流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海峡两岸在农业产业的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农业产业在交流合作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交流农业两岸交流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增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的增加,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人员往来在不断扩大。农业作为一大产业领域,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地位愈显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总数近5000家,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从种植、
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直至生化科技的应用,合作与交流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峡两岸将同时面临巨大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与交流更是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海峡两岸地缘相近、农业形态相似。台湾的品种改良技术、种植养殖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较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很有特色,但成本高、资源少、市场有限、发展空间不足;祖国大陆土地、物种、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巨大,但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偏低,效率不高。因此,双方结合,前景十分广阔。两岸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优势互补关系是构成两地农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佳条件。
2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
两岸目前的农业交流与合作虽然大多以民间、间接、小规模、低层次为主,但发展势头良好。
2.1农渔产品贸易逐年增加
两岸农牧渔产品在供需上存在很大互补性,两岸农渔产品贸易已有十多年历史,尽管在两岸总体贸易中的比例不大,但随着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项目的逐渐开放而扩大。据台湾一项调查表明,每年大陆
水产品流入台湾的数量,约占台湾沿岸
渔业产量的65%。大陆经济
作物与水果品种齐全,但需求量也大,一些产品供不应求(如甘蔗与热带水果等),一些产品可供大量出口(如苹果、茶叶、花卉等),这些条件促进了两岸农牧渔贸易逐年增加。从表1中,我们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台湾入世前,大陆对台湾农产品的出口金额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而台湾入世后,对大陆农产品的进口逐步放宽,进口增加。台湾从大陆的进口比重基本是在逐年增加的,2004年占台湾农产品进口总额的9.41%。大陆对台湾的进口比重相对小得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陆从台湾进口的产品以乳制品、皮及其制品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末,大陆从台湾进口的产品品种逐渐增加,主要包括花卉及其种苗、活禽畜及肉类杂碎、皮及其制品、鱼类之外的水产品、木材及其制品以外的其他林产品等。2005年3月下旬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提出了有关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问题,得到了大陆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并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解决岛内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掀起了两岸水果产品及技术合作交流的新高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2台商对农业投资范围扩大,档次提高
台商对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种植、水产、林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方面。据台“投审会”统计,到1999年底,台商大陆投资的农业项目约2800家,实际投资金额20亿美元。到2004年底,台商对大陆广义农业领域(包括食品饮料与木竹制造等)投资项目累计为4709个,核准投资金额为33.2亿美元,分别占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与投资总额的13.3%与8%。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与海南等少数沿海省市。
2.3两岸农业科研人员与学术交流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由国家农业部安排来大陆考察的台湾专家累计70多批,人数超过1300人次,由大陆派往台湾访问的团组有60多个,500多人次。学术交流涉及农作物改良、昆虫学、亚热带水果产销、农民组织等,探讨领域和内容也日益广泛、深入。双方农业专家已开始对开发性的农业资源进行可行性考察,筛选农业科技项目,建立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