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和调控思路(1)(2)
2015-04-08 01:17
导读:(一)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城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问题。其中,金融结构是最
(一)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城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问题。其中,金融结构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金融结构。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总量的75%。这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其结果是:第一,减少大量
就业机会,不仅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而且不利于城市扩大就业,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第二,在其他像我国这样发展程度的国家,银行贷款利息至少是10%,而我国只有6%左右。一般国家存贷利差只有1%左右,而我国储蓄的利率较低,存贷利差超过3%。这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能借到钱的企业,由于资金价格低,会提高其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使单位资本创造的就业减少。同时,能从大银行借到钱的企业相对富有,其借得的资金又得到相对较穷的储蓄者的补贴,于是城乡差距和收入不均现象更加恶化。
资源税费。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资源产品低价政策来补贴重工业发展,政府免费将开矿权给予国有矿山企业。改革开放后,引进市场竞争,允许民营和三资企业进入资源开采业。为了补贴背负着退休人员和冗员等社会负担的国有矿山企业,国家只征收极少的资源税和资源开发补偿费,资源价格仍人为压低。到90年代初,矿产资源价格开始放开并与国际接轨,但资源税费仍然维持原来水平。于是,对没有沉重社会负担的民营和三资企业来说,开矿变成一个暴利行业,使得收入分配恶化,而且为取得矿山开采权还出现了寻租等行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行政垄断。改革开放后,市场竞争被逐渐引进各种行业,但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仍然维持国有垄断。垄断性国有企业在上交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全归企业自己支配,使得这些企业的职工工资远高于其他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二)发展中的问题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以及投资“潮涌现象”和“双盈余”问题的产生,除了改革不到位的原因,主要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有关。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原因。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刚刚跨过低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国内很多产业已经产能过剩,但产业升级空间仍非常大,投资机会非常多。其次,收入分配不均,财富越来越向经营大企业的富者集中,而富者消费倾向低,又容易从银行取得投资的配套资金,因而投资冲动大。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虽然较高,但收入水平低,消费意愿难于实现。所以,整个社会就表现为消费不足。第三,由于市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相对便宜、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国。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