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宁波市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1)(2)

2015-05-02 01:39
导读:这种消费愿望不断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又会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从而拉动经济不断增长,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

这种消费愿望不断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又会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从而拉动经济不断增长,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宁波市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但随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 况下,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就必须协调“三驾马车”的前进步伐,除了要扩大 投资,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外,还 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这样,经济增长才能建立 在速度、效益和质量共同提高的基础上。 2.宁波市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
2.1 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 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1996 年,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之比为 4:1,2006 年两者之比为 9:5。居民消费比重保持六成以上,成为最终消费中的主体,在居民消费中, 城镇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上升,占居民消费比例由 1996 年的 37.6%上升到 2006 年的 50.4%, 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则逐年下降,2006 年仅占 49.6%,比 1996 年回落 12.8 个百分点。从数 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呈上升趋势。
2.2 收入大幅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宁波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不大,90年代以后呈现较快增 长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增长趋势凸现。2002 年宁波市人均 GDP突破26000元,2004年 达到38292元,2006年达51460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稳步提高、消费倾向转变明显,2006 年全年人均消费支出12655元,同比增长7.7%。城镇居民消费热点随政策导向效应及城镇居 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由以食品、衣着支出为主逐渐向教育、医疗保健、通讯、居住等消费倾 斜。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7.8%下降到2006年的36.9%。与2005年相 比,在消费支出十大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支出分别比上年提高0.2和1.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全年人均纯收入达8847 元,同比增长13.3%,增幅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个百分点。同时消费领域不断扩 大,消费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整体生活水平保持较快提高。全年人均消费支出达7378元, 同比增长8.8%,增速较2005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41.0%下降到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0.6%,并且年度间呈稳步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序列正在不 断优化,与2005年同期相比,居住类、服务类支出增长最快。其中用于居住支出增幅达26.9%, 列八大类消费支出之首,其次是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7.1%。从经济发展与相应消费 水平看,城乡居民消费总体上已经跃进初步富裕门槛[2]。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 GDP 达 24000 元以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如下四点明显特征: 一是基本生活消费的比重降到 40%左右;二是居民消费以拥有住宅、家用轿车为主的富裕 型消费,住房、家用轿车消费比小康阶段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快速 上升;四是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及其比重显著上升。这从宁波近 几年的消费统计数据也可得到印证。
2.3 消费整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落后 宁波市国民经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但主要以投资、出口主导经济增长格局,消费在近
年来虽然实现快速增长,但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仍落后于投资和出口。从资料来看,“十
五”期间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一直保持在 36.3%左右,低于平均 投资率 15.4 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8%),差距达到 2O.5 个百分点,其中
2003—2006 年度间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并且,相比于进出口高位增长的态势,消 费的快速增长也稍逊色。
上一篇: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造山区美好未来(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