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离岸外包对其就业市场的影响(3)
2015-08-28 01:57
导读: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
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写手、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
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第五,就业市场疲软不能完全归咎于外包,后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影响范围有限。美国信息技术协会报告承认,在美国总共失去的372000个高科技工作中,由于外包使美国流失的大约只有104000个。美国失业率上升除了外包,还与经济不景气、网络泡沫消失以及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相关。美国当前的失业率是5.7%,相比一些欧洲国家要低得多。近年来,无论是外包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型的蓝领工作,还是标准化或初级技术为主的白领工作。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特别是高级咨询、高层管理工作仍然留在了美国。外包的工作机会是那些美国企业根本无法同国外同行业竞争的岗位,符合国际贸易寻求比较利益的原则。
外包对某些行业的美国企业冲击比较大,但就整体而言,不会造成太大冲击。目前全美非农业就业机会是1.3亿个。在过去10年里,即便有过经济衰退,每年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平均在300万个左右。而70%的美国经济根本不会因外包而受影响,比如像饭馆、商店、医疗和其他服务行业等。在教育、医疗、法律、科技,甚至是制造业中的高端专业领域的岗位仍无法被外包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