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2)
2015-08-29 01:08
导读:受到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大多集中在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很容易形成过度的竞争;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产生了负向激励的效果,很
受到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大多集中在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很容易形成过度的竞争;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产生了负向激励的效果,很多出口企业在出口价格里已经将出口退税等因素考虑进出口成本中去,因而有恃无恐地压低出口价格;出口商会的功能尚未健全,对那些违规的企业不能有效地制约,他国进口商很容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来压低我国的出口价格。等原因的影响,我国企业实施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且还把国内价格战引到国外去,这种做法恰好授人以柄,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于是很容易被外国提起反倾销的指控,这种无节制的竞争,削弱并破坏了应诉的企业的联合阵线。
(三)涉诉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许多企业对WTO反倾销协议相关法律不了解,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性做法减弱了我国企业应诉积极性,对发起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企业经济实力难以承担应诉费用,缺乏反倾销的专业人才。致使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中,应诉的积极性不高,统计至少有一半的企业不去应诉。有的企业虽然应诉,也是在所属商会、协会的要求下被迫应战,自然是敷衍了事,所以我国反倾销案80%以上以败诉告终。企业不积极应诉反倾销的做法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造成软弱可欺的错误印象,对我国作出非常不利的裁决,失去参加复审机会,涉诉产品长达十多年不能进入起诉国市场。
(四)反倾销的滥用
我国反倾销法与其他成员国反倾销法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并且反倾销的实施是单方的,进口国有自由裁量权,反倾销税也普遍高于关税。因而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保护其成员国国内工业/f受冲击的法律武器,被一些国家滥用为贸易保护的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围际经济总体形势小景气,经济增长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由于
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压力,就会加强进口管理,以反倾销的名义来进行贸易保护。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反倾销策略
(一)技术品牌是关键我国出口产品多为技术含量偏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上:,主要处于加工组装等低增值或低端环节。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同行之问的竞相压价,最终招致了进口国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日益频繁的反倾销指控。要从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精、尖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的创新,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形成…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世界品牌。我国海尔已利用自身的技术、质量和服务优势,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形象,联想为海外扩张的需要,也重新设计了LENOVO品牌,并为国际市场所接受。这样真正的“中国制造”,不仅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出口利润,而且“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完全摆脱了落后挨打的被动地他。
(二)实施多元化国际经营战略
我国企业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国际经营战略。一是资金雄厚的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二是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面对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出口企业要尽快转变现有的竞争策略,除了在运用商标、包装、公关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上努力做好,还可在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上下功夫,注重全方位的开拓国际市场,以多元化的市场代替单一市场或只有少数几个市场的出口,以多样化的商品出口代替少数几种的主要商品的出口。把握国际市场和进口国行情,了解进口国市场的产业结构和商品特点,使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当地产品数量呈互补关系;进行市场细分和准确定位,加强进入市场的产品数量控制,保持缓慢增长和适当比例,防止出口数量激增而重陷反倾销的泥潭。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积极应诉反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