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3)
2015-08-29 01:08
导读:wT0反倾销协定在保障出口方遭遇反倾销立案时,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申辩权和应诉权。企业如能提供确凿充分的证据,证明出口的产品不存在倾销,没有
“wT0反倾销协定在保障出口方遭遇反倾销立案时,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申辩权和应诉权。企业如能提供确凿充分的证据,证明出口的产品不存在倾销,没有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实厨损害”或“损害威胁”,那么涉诉的产品就有可能被裁定免征或少征反倾销税。
2003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的球轴承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涉诉的遍及中国28个省市的253家企业,仅有宁波慈兴集团积极应诉,高价聘请美国律师拒理抗辩,最后取得无税结案的绝对胜诉,其他252家未应诉企业被裁定征收59.3%的反倾销税,被迫退出了美国市场。实践证明,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作为市场经营运行的主体,一要遵守国际规则,勇于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市场增加收益;二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法律,强化自我保护,自我发展意识。
(四)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对WTO规则不了解,同时又缺乏应对反倾销的实践经验,我国没足够的法律人才可以给企业出谋划策。因而在遭遇倾销控时,企业除了退缩就只能求助于国外的律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反倾销专门人才的培养。反倾销应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涉及经济学、
会计学、
法学等相关知识。只有通晓国际反倾销法律,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并具备较高
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反倾销应诉的工作。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加强反倾销专门人才的培养,采取派人出国学习
培训,或邀请外国专家到国内讲课等方式,尽快掌握国外反倾销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行惯例、应诉技巧、抗辩策略等知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预则立,不预则废”。反倾销预警机制,就是通过建立避免引发反倾销起诉的预测分析系统,实施反倾销规避战略以达到维护企业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保障产品出口畅通无阻的目的。为此,我国应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建专反倾销调查案件的预警机制,配备相关的专门人才,深入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及时跟踪它的变动情况,全面反馈目标市场国最新的反倾销动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驻外商务机构,以及我国在海外直接投资兴建的企业和公司,全面了解所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和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情况,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协调网络。
(六)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组织,帮助企业搜集各种材料和数据组织,和协调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请,并在调查过程中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各种必需数据来配合调查等方面都具有单个企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要把组织企业应诉当作重点,积极协助我国涉案企业,为其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同时企业要依托各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尽快建立重要产品进口数量、价格监测系统,争取产业保护的主动权,对重点出口产品做好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监测工作,发现有竞价销售,扰乱出口秩序的情况应坚决制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国家、行业协会和企业各司其职,有机互动,相互合作的有效机制,加大产业保护合力,增强企业应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