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3)
2015-09-11 01:07
导读:由财政部门的一个职能处室具体负责。 (三)重视学校预算分析 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是对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包括支出与预算
由财政部门的一个职能处室具体负责。
(三)重视学校预算分析
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是对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包括支出与预算的比较、相关因素的分析、评析的文字说明和合理的建议等。预算分析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可行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财务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新的财务制度为预算执行提出了财务分析的具体要求。一些职业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是薄弱环节,应尽快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此项工作,并找准学校的位置与差距,以科学的管理、准确的信息、合理的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
(四)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已经审定的财务预算执行如何关系到学校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规划。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一方面,核算中心根据学校的年度预算对学校的进出资金和每项结算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同时,按时对学校财务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学校。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资金控制机制,加大预算内外收入管理,确保学校收入资金全部到位和超计划到位,并遵循收进资金要快、用出资金要慢的慎重原则精心操作,充分运作闲置资金,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使用效益并使其不断增值,这一项也是财务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
为此,学校要细化预算单位,把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细分到各部门,同时明确其应完成的任务,与奖惩机制相挂钩。奖优罚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以利于下期预算的优化。
(五)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化管理原则强调预算管理的“法度”。要自觉遵循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准则、契约、定额的约束,依法稳健理财,既是多年来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是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准的必由之路。制度化管理原则,要求学校恪守《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劳动法》、《合同法》以及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深刻领会行业、资质和程序对提高财政工作绩效的突出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招投标、国库集中支付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预算管理规范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预算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前学校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和修改有关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预算管理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校整个管理水平的基础。好的预算管理可以促进整个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高水平的学校管理也要求高质量的预算保证。加强预算管理,进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是建设高质量的职业学校的必然要求。强化预算管理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更有助于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英:《重视财务分析,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载于《山东经济》,2006年第3期。
[2]贾庆印:《我国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于《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5期。
[3] 王炳庆:《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预算二级管理研究》,载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 王玉萍:《职业学校绩效预算的环境与制度建设》,载于《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