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2)

2015-09-25 01:44
导读:其次,约束对象扩大化。在实践中,不仅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者,而且以经理甚至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身份出现的诸多治理者都纳进了企业家的约束题


其次,约束对象扩大化。在实践中,不仅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者,而且以经理甚至党委书记和工会主席身份出现的诸多治理者都纳进了企业家的约束题目的范围,实际上把经营者与治理者、党务工作者、员工代表混为一谈。企业中可以有经营者监视、治理者监视、党务工作者监视、员工监视等多方面的监视题目,但是,从对象上说企业家的约束只针对经营者。

再次,约束原则尽对化。除了“社会监视”之外,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的约束题目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责备责备,实际上要求企业家为人处事必须尽善尽美。这不仅有悖常理,而且在实践中把道德水准置于经营能力之上,也有违委托代理人关系下企业家产生的一般特征。这种情况导致“不检点”的能人纷纷落马,平庸无能却没有明显过错的企业领导人比比皆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观念长期盛行。此外,应当保持企业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对称性,只夸大约束而不重视激励,或者只夸大激励而不重视约束,都是不适当的,也是行不通的。

最后,约束形式简单化。在实践中,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约束的形式过于偏好行政约束、道德约束和员工约束,相对忽视正当自我利益约束、财产关系约束、组织关系约束和市场约束;过于注重“人”的约束,相对忽视制度和环境的约束;也没有把约束形式与激励形式结合起来。实在对企业家约束应当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相互制约基础上的博弈行为,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制度建设,而不是相关约束形式的简单比较和选择。

二、改善的建议

1.有限责任的企业制度,是建立和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条件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的出资者以其全部出资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出资承担有限责任.似乎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有限责任已经不成题目。实在不然,改革至今,企业冗员题目远远没有解决,多数企业还不得不背着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国有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它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必须是一种软约束。这是由于它的债权人多以政府为背景的银行和企业,而企业的债务又是为承担同政府有关的社会责任而背上的,这就变成了一笔糊涂帐,责任难以扯清,激励与约束也就失往了客观基准。正由于责任扯不清,企业的无穷责任倒成了无责任,企业家反而变成了可以不负责任,经营责任很轻易被经营者推掉,企业的无穷责任实际上还是由政府来承担着。

大学排名



为了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认真负责地搞好企业,就不能不把希看寄予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于是政府就不能不把留意力放在领导班子的选择上。这又进一步固化了政企不分,在这样的企业制度下,孤立地谈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本末颠倒。因此,对于尚未真正解决有限责任题目的企业来说,要建立与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还得先回到企业制度上来,先从根本上解决有限责任题目,这样才能创造条件条件。

2.激励机制:以利益激励为核心

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利益激励机制、提升激励机制和荣誉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机制是对企业家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核心部分。在我国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家的利益激励首先应当把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对待,把他们的利益和一般职工的利益区别开来,适当拉开收进差距,逐步进步他们的收进。其次,必须改变企业家收进形成的方式。在股份制企业中,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的工资标准和奖励办法应该由有关政府部分决定,其他经理职员的工资标准和奖励办法应该由董事长、总经理提出方案,由董事会批准。企业家的收进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工资。工资形式既可以是月薪制,也可以是年薪制。工资要进进本钱。二是奖金。它要与企业家的经营绩效挂钩。奖金只能从企业的利润中开支,没有利润不能发给奖金。三是股份收人。通过一定方式,企业家可以有优先认股权。他们可以通过股份或股票的升值获得收进。
上一篇:税收猜测模型的拟合与分析 下一篇:论欧洲历史上的劳资矛盾及欧洲现代国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