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与中关村的比较分析(2)
2015-10-19 01:02
导读:70年代期间,微处理机时代和个人计算机开发时代的到来,使得半导体制造商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硅谷每隔两周就产生一家新公司,并且75%以上的公司
70年代期间,微处理机时代和个人计算机开发时代的到来,使得半导体制造商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硅谷每隔两周就产生一家新公司,并且75%以上的公司寿命在六年以上,其存活率大大高于美国所有公司的均匀寿命,在1970年该地区已经成为加利福尼亚州中等家庭收进最高的地区,也是美国收进最高的地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风险投资取代军费而成为硅谷创业者的主要经济来源,硅谷自己的社会网络创就了自我支持的金融系统,以他们所积财富的再投资部分往培育了下一批企业家。
80年代,计算机产业支配地位进步,硅谷的产业结构国际化和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得到发展。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硅谷网络开始创建新的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计算机公司以及计算机维修服务业,使得80年代中期计算机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而超过半导体业。在80年代,硅谷集中了大约3000家电子制造公司,其中85%的公司内工人少于50名。该地区另外3000家公司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还有2000家公司从事高技术活动。尽管在1984年至1986年内,计算机行业呈现严重下降趋势,但硅谷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在1980年至1989年间保持了35%的
就业增长率。
表一硅谷:就业范围结构的变迁(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