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如何参与国际分工?
2015-12-04 01:16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西部开发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西部开发如何参与国际
西部开发如何参与国际分工?
2001-06-21
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趋势日益加强,对外开放成为一国和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就成为必须十分关注的题目。
首先,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是形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式的需要。目前,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滞后,与东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东部地区的开放主要是向东开放,而西部地区的开放则主要是向西开放,使原来的区位劣势变为区位上风,从而能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同时随着西部地区开放所需条件的逐渐成熟,东部地区的向西开放也将大为便利。
其次,西部地区利用东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在合作的基础上联合参与国际分工,将有助于进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整体水平。西部地区的开发需要东部地区的支持和合作。东部地区可将一些技术设备和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和劳动力上风,将具有国际竞争上风的产品出口到中亚和西亚;而此外,西气东送、西电东输、西煤东运和东部地区的产业链向西延伸,都将加强区域间的关联度,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进步国际竞争力。
再次,西部地区发挥拥有丰富的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的比较上风,捉住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把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科技含量高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或其中的一些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从而使本地区上风资源在与国外先进技术、资金结合的基础上从潜伏上风变成产品上风与现实上风,进步西部地区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西部的上风与劣势
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上风
漫长边境线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印度等十四个国家交界,陆上边境线漫长,与比邻国家形成了密切联系,这有助于西部地区与交界国家通过边境贸易进行相应的分工与协作。西部边境是与南亚和西亚进行联系的纽带,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有利于西部地区在贸易本钱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新亚欧大陆桥全长共1.09万公里,我国境内长度为4331公里,有80%的部分经过西部地区,这极大方便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间的物资运输,节省了运输用度和时间;将极大地改变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和投资环境,使西部地区的对外经济交流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向内陆方向发展。
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是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大潜伏上风。西部地区是我国水、油、矿躲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是“富饶的贫困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能将上述潜伏上风转为现实上风,则其将在国际分工格式中取得有利地位,资源上风将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气力。
利用外资的有利条件。国家有关部分规定西部地区对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开放程度,可比东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之内,按5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西部地区的对外
交通运输变得较为便捷,而且还将用10年左右时间,投资7000亿元,建成4条通道8条路,并大建机场,发展支线运输,这必将使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外资注进。
中国大学排名 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国际间资源与商品的快速活动。据统计,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综合密度为29公里/平方公里,这与东部地区1597公里/平方公里和中部地区的680公里/平方公里相差甚远;西部地区的铁路密度是全国最小的,仅为全国水平的38.2%和东部地区的17%;西部地区的航空设施也较少,很多城市至今尚未通航。另外,在新经济时代,要参与国际分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都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反而可能使资源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