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发展区域经济?(2)
2015-12-12 01:09
导读:(2)决策过程与项目实施的分权化 从对加拿大地区政策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地区政策的决策与实施经历了一个从中心集权向地方分权演变的过程。这一
(2)决策过程与项目实施的分权化
从对加拿大地区政策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地区政策的决策与实施经历了一个从中心集权向地方分权演变的过程。这一方面是由于行政体制总体上的分权化潮流;另一方面是出于使政策能够更贴近各地区的实际和更有实效的目的。现在,4个地区发展机构各自都在实施彼此不同仁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突出题目的政策措施,这样就避免了政策的“一刀切”和脱离实际的现象。
(3)夸大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加拿大地区政策实施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夸大联邦、省、社区、私人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通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各级政府部分之间的及时沟通、存在对各部分的政策进行协调的机构、把私人企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等方面来实现的。如fed.nor的政策重点就放在支持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上。
德国:以财政平衡政策为中心
一、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前西德是发达国家中地区发展最为均衡的国家。一般以为,这一方面与德国长期的地方分权的
政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区域经济政策。1990年东西德同一之后,德国又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德通过大规模的投进促进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下将对前西德以及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扼要的先容。为叙述方便,除特殊需要外均同一称之为德国。
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式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①南方相对落后阶段。德国产业化起源于北方,以鲁尔为中心的老产业区依靠资源上风成为德国产业化早期的主要动力。②北方相对落后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新兴的机械产业在南方兴起,北方老产业区结构转变缓慢,成为经济萧条的老产业区。③东、西德同一后,东部成为同一钻国的严重落后地区。
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特征
胜国现行的区域政策是二战后形成的。二战后德国在区域政策上极其重视均衡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以财政平衡政策为中心的区域政策体系。德国在《联邦基本法)(和宪法)第72条中规定,国家必须保持各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一致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在国家的政策目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从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着眼点来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类似,但就整个政策体系而言又具有明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土整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土整治政策是包括区域经济结构、人口、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教育、文化等)、地区景观等在内的一个综合政策体系。从区域经济政策本身的侧重点来看,较少有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服务的色彩,而更多地重视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改善,重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稳定,带有较强的区域“结构”政策的色彩。
德国区域政策主要应用财政手段,通过实施财政收进平衡法及财政补贴促使国民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德国财政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横向财政平衡,目标是使各州人均税收平衡化,主要做法是法人税的分配、税款转移和联邦特别拨款。通过法人税分配,可使财政弱州达到各州均匀财力的92%。通过税款转移可使穷州人均财政收进达到全国人均的95%。最后不足部分由联邦财政提供,称为特别拨款。二是纵向财政平衡,指州与乡镇之间的财政平衡,做法与横向财政平衡类似。
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应回结为联邦政府内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和有严密的实施规划。联邦政府内的协调机构名称为“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贫困地带题目部际委员会”。联邦经济部担任议长和秘书处,委员会成员由财政、农林、劳动、交通、城市住宅、内务、邮政、国防等各部的官员构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制定于1969年、成为那时以来的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依据的强于共同任务----区域经济结构改善----的法律中规定,各地区在实施“共同任务”时,必须制定“基本计划”,内容包括区域的范围、计划目标、分年度资金计划。各种援助政策的条件、种类以及补贴率、各地区的行动计划等。基本计划的制定是由包括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经济部长构成的计划委员会负责的。这种严密的规划和实施体系进步了政策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