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2)
2016-01-04 01:03
导读:转型期的中国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但所幸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加强的,关键在于要让人们了解事情的***,让人们自己对自己负
转型期的中国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但所幸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加强的,关键在于要让人们了解事情的***,让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
转型期的中国人在心理上逐渐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日益增强。随着人们主观感知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增强。但是,当主观感知的压力和实际压力接近一致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发生迟钝和脆变。因此,把握改革力度和发展的速度,使它们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不超出国人所能忍受的极限范围之内,依然是我们需要时刻加以往意的。
当前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一方面可以从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中找到原因,这也许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上找到原因。信仰在转型期的解构,造成了一部分中国人的信仰真空状态,使各种拜物教和泛神教乘虚而进,引发了体制内、体制外的叛逆倾向,它表现为高级干部的***堕落、群体犯罪、法人犯罪,和民心、民魂的离散。因此,兴道德,***治,扬哲学,谈人文,是治理社会郁闷、扫除人气萎靡的良方。
中国的题目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在国际社会已进进后现代性的时代,我们这里还需把弘扬现代性作为第一要务,这说明我们与国际社会的时间差距是何其巨大!从文化观念上说,我们整整落后一个时代,这需要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努力奋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题目。
作者:夏学銮来源:《中国改革》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