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展看
2016-01-02 01:0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云南: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展看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云南: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展看2001-06-192000年,
云南: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展看
2001-06-19
2000年,云南省产业增加值完成697亿元,比1995年增长49.4%,年均增长8.4%,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业增加值468.54亿元,占全部产业增加值67.2%。主要产业品产量稳定增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8万吨,居全国第四位;食糖产量152.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烟草加工产业实现利税260.46亿元,居全国第一位;产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7,居全国第四位。
国有企业在云南产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五”期间,云南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问,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决策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心、国务院的同一部署,结合云南实际召开了云南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工作会议;制定了《云南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纲要》;明确了实施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具体规划;建立了省、地、县三个层次的工作责任制度;坚持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企业内部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苦练内功年”及“政府服务企业年”活动;发挥了财政资金在国企改革、脱困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采取“封闭贷款”、“债转股”和电价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国企改革与脱困工作。
经过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纳进改革与脱困计划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三年改革与脱困任务。2000年,云南省列进国家6599户重点脱困企业范围的105户企业脱困率达73.30%,省确定的64户重点脱困企业脱困率达到70%以上,重点监测的14个行业有12个实现整体增盈或扭亏目标,2个行业实现了大幅度减亏目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全省236户地方国有大中型产业企业中,有145户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全省确定首批重点培育的40户大企业、大团体中,已有31户完成改制任务。
国有经济通过战略性结构调整,实力增强,劳动生产率进步。自1995年以来,全省有150多户国有企业实施了减员增效和再
就业工程,累计分流、妥善安置和再就业职工39万多人。国有企业年人均劳动生产率由1995年的4.73万元进步到1999年的7.92万元,进步67.4%。
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00年,全省股份制产业的产业总产值达到186.8亿元;比1995年增长18.7%;70%以上的国有中小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和股份合作制、吞并、出售、拍卖、破产等形式的改革,正逐步朝着股权多元化、分工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云天化、云南白药、云南铜业、云大科技和南天信息等18户企业成功上市;鲁布革电站创造了首次利用外资、首次进行国际招标的先例;漫湾电站创造了首次部省合资建设的先例;大朝山电站创造了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投资多元化的先例;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云南冶金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单位已经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整体进进云天化团体,在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九五”期间,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全省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技术改造总投资530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2.3%,其中国有企业的技改投资占92.9%。结合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中,深进持久地开展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程”,围绕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产业,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49项,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17项,国家级新产品试产计划36项,收到了明显效果: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脱颖而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特别是以自动化物流系统、数控机床、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金融电子装备产品、烟草科技、生物制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品牌产品正在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