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吞并收购历史与现状分析(2)
2016-01-07 01:05
导读:美国企业并购实现形式 美国的企业并购大约有95%是善意的并购。但是也有约5%属于敌意并购,即收购方力争通过收购控股一个高级治理层并不同意被收
美国企业并购实现形式
美国的企业并购大约有95%是善意的并购。但是也有约5%属于敌意并购,即收购方力争通过收购控股一个高级治理层并不同意被收购的目标公司。可想而知,一旦收购方,也称“狙击手(raider)”收购成功,则该目标公司的高级治理职员就难保他们的位置了。因此目标公司的高级治理层会想方想法来避免被敌意收购。但是通常拟采取敌意收购的公司会给出一个令目标公司股东和高级治理职员(一般都拥有股票期权)非常优惠和难以抵抗的收购价格来赢得目标公司股东和高级治理职员的屈服。
美国企业的敌意收购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发出公然收购股份邀约(tender-offer)和征集目标公司股东的投票
委托书(proxyfight)。发出公然收购股份邀约是指狙击手(敌意收购方)保证以比市场价格高的某一价格收购一定量的目标公司的股票,狙击手希看收购足够的股票来控制目标公司和改组目标公司股东会。由于狙击手提供的收购价格比较高,因此会有股东将股票卖给狙击手。征集目标公司股东的投票委托书是指狙击手通过对目标公司股东的游说和攻关,获取目标公司足够股东的投票支持,从而达到控股公司和改组股东会的目的。这种方式听起来好象很轻易,但实际中却很难获胜。由于目标公司的内部人士有自己的上风,他们不但可以与股东进行联系接触,而且可以使用公司的资金来对敌意收购进行反击。
现代美国企业并购现状与特点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轮新的企业并购潮,并且愈演愈烈,这一并购潮的特点是收购方用股票和现金有选择性地收购一些将会强化收购方自己市场地位的公司,而不是通过举债进行收购,然后再通过包装转让以获取暴利。例如,美国一家全球电话公司worldcom最近吞并了mci公司(美国长途电话通讯方面的一家老牌公司),mci股东可用每股mci股票可换取每股worldcom股票另加51美元。吞并后的公司mciworldco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之一和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吞并后的新公司不但可看通过同一协调业务活动节省几十亿的营运开支,而且可看通过扩大全世界的市场份额而进步利润。
大学排名
采取类似于mci和worldcom并购方式的公司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协同增效效应”(synergies),就是说,此类公司想得到的是并购后的新公司的经营效果要好于并购前每个公司独立经营的效果之和。例如mciworldcom可看拥有并购前mci和worldcom没有的竞争上风。迪斯尼(disney)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收购abctelevision时也是想寻求这种“协同增值效应”。迪斯尼收购abctelevision是想应用abctelevision来促销它的娱乐业务,同时abctelevision由于播放了迪斯尼节目可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迪斯尼还未见到真正的“协同增值效应”,因此仍在寻找吞并后的一种平衡。迪斯尼收购abctelevision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垂直吞并,由于迪斯尼不但能够用abctelevision作为媒介来播放迪斯尼的
电影和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用abctelevision对迪斯尼的主题公园、商店、电影和其它产品做广告。这种对流通渠道的控制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企业间垂直吞并的普遍动机。美国在线(americanonline)和时代华纳(timewarner)今年初公布的合并也是属于此类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