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
2016-11-29 01:1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
摘 要: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成为热点。基于2002-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贸易结构;竞争力
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能以低能耗高效率获取利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和持续性,使得贸易增长方式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贸易质量。
1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进口130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3.9%,居世界第七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以下从两个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分析。
1.1 从进出口贸易额角度
根据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各个项目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表1反映的是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比率。
从各部门进出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看,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方面所占份额最大的前三项依次是旅游(30.3%)、运输服务(25.4%)和其他商业服务(21.3%)。从进口来看,所占份额最大的前三项依次是运输服务(%33.1)、旅游(22.3%)和其他商业服务(13.8%)。逆差较大的前三个产业是运输、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分析得知,在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劳动密集度和自然资源密集度高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大,而以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很低。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2 从国际竞争力角度
贸易的本质在于比较优势的存在。贸易竞争力指数CAI(即贸易差额系数,是某一产业的净出口与该产业的进出口总额的比值)是用来说明竞争力的常用指标。CAI越接近100%,竞争力越强;反之,越接近-100%,则竞争力越弱。下表是我国2002-2007年各类服务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从部门轴来看,在长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的保险、金融、专利权使用这三个部门竞争力指数都极其接近于-1,比较劣势十分明显。而占我国服务贸易贸易额比重较大且一直处于顺差状态的旅游、建筑、其他商业服务这三个部门的竞争力指数虽然都大于零,但都趋于零,比较优势微弱(竞争力弱)。总体竞争力低。 按2002-2007年历年来各部门国际竞争力指数之和(括号内数值)从高到低以及有无负数值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长期竞争力的表现。服务项目可分为3个梯队:
(1)其他商业服务(1.74)、建筑服务(0.88)、旅游服务(0.78);
(2)广告宣传(0.67)、计算机服务(0.49)、通讯服务(0.17);
(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0.3)、咨询(-0.85)、电影音像(-1.17)运输服务(-1.85)、金融服务(-1.87)、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2.75)、保险服务(-5.21)。
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强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度和自然资源密集度较高的传统服务部门(如旅游、建筑);而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度高且能产生较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部门(如金融、专利权使用等)竞争力极其微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向占我国服务贸易额总量为30%-40%的运输服务,却一直呈现负竞争力指数,这与我国货物进出口大量使用外国运输服务有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3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且总体竞争力低。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先天条件取胜,容易受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层次较低,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并不强。而具有获取高附加值能力且对经济增长有内生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贸易额比重偏低,逆差较大,竞争力极其微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在知识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下,熟练的劳动力和强大的科研基础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当某些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国际比较利益发生变化时,原先拥有该种产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为固守静态比较优势而失去原有贸易上的竞争优势。运输服务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理应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但由上文所列数据可以看到,虽然其所占服务贸易额比重大总量高,但是其竞争力指数低且长期为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之所以出现运输服务竞争力指数为负且逆差较大这种状况出于国际运输业整体技术升级而我国运输业相关基础设施更新及知识技术投入相对滞后的原因。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