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

2017-08-11 06:0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我国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配额的逐步取消,各国采用各种隐形的壁垒手
     摘要: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配额的逐步取消,各国采用各种隐形的壁垒手段保护自己国内的产业已十分普遍。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屡次遭受“技术标准”、“绿色”和“动物福利”这三种主要隐形贸易壁垒的限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从隐形壁垒的特点及产生条件着手,对此作经济学分析,并积极制定一些积极有效的国内政策,以寻求突破隐形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产品;隐形壁垒;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由于关税壁垒限制的逐步降低,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便纷纷寻求各种隐形壁垒来保护自身的产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水平和国外先进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技术标准”、“绿色”以及“动物福利”这三种隐形贸易壁垒也就成了许国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限制的强有力的借口,由于其理由的正当性,发达国家更是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其多加使用。
  
  一、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
  
  1.农产品自身的自然经济特征分析
  农产品的生产通常是是自然和经济双重生产的一个结合体,所以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生产环节,不同的生产环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像播种、施肥、收获以及加工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农产品相对于其他工业品来说,其遭遇隐形贸易壁垒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要比工业制成品大。这种波幅不定会导致价格的不稳定,进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此外,由于很多农产品都有着时鲜的要求,那么就对时间及存储方式条件等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在一方面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还意味着很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农产品基础成本的投入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各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有着差异,这就存在一些隐性指标,从而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很多制约性因素和不确定性风险,也就成了一些国家设置“隐形壁垒”的一个自身的内部条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农产品隐形壁垒中的弹性及供求分析
  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供给存在低弹性,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则具有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靠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双重约束的农产品产量即使在市场价格上升的时候,其产量的增加仍然十分有限。同时,作为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农产品消费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并且越是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之后,需求弹性就越小,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的现象。这种特殊的供求关系极易造成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在发达国家,虽然农业劳动力人数少,但往往成为相对固定的特定利益集团,这些交易成本低的组织对政府的影响力往往很大,为了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实施隐形壁垒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另一方面,尽管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小,但随着人们的收入需求弹性变大,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社会对技术标准、健康问题以及动物福利问题等的关注,绿色安全食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消费者的选择的是购买绿色安全食品,而不购买质量标准不合格或者风险性大的产品。消费者一旦认识到某种食品安全存在风险,对该产品的需求就会立即变成零。如果某种食品确实更有益于健康,消费者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成本。这样的一种供求需求就给许多国家设置农产品隐形壁垒有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但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总体还是上升的。
  
  3.政治经济学分析
  说到隐形壁垒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着重分析的应该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进而演化出了应为要实行贸易保护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由于政府在整个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也是要追求国家的利益和福利水平的最大化,所以它肯定会在一定的时候采取干预手段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并使其不断扩大。在某些发达国家,政府通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刻意迎合一些大财团或者其他资本利益集团,实行贸易保护,设置壁垒,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寻租的资本收入。或者是为了保护自身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维护其本国商业者的利益,而以各种苛刻的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设置隐形的壁垒。但是各国政府在选择国际贸易政策时, 既要考虑到其利益, 又要考虑市场效率问题, 因此, 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既有实施保护贸易的冲动, 又有自由贸易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有着双向目标的博弈。而“隐形壁垒”恰好会给这样的一种情形提供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既可以使政府得到其本身的利益,又会显得很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加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互惠主义”和“公平贸易”准则的要求,“隐形壁垒”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

搜集整理:

    上一篇:从政府视角谈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突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