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快速增长面临压力

2017-09-18 06:40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快速增长面临压力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2006年河源首季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毕业

──2006年河源首季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首季,我市经济工作围绕市委提出的“3个不低于”、“3个超百亿”及“几个经济指标进1位”的总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1要务,全市国民经济沿袭上年走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进1步优化,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并举的良好开局。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经济全面快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1、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增速居全省地级市第2位。据初步核算,1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4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增幅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8个百分点。我市经济发展速度稳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居清远市(增长31.8%)之后,排在地级市第2位。

(2)经济结构进1步优化,2产占比明显提高。从生产总值分产业看,第1产业完成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3.1%;第2产业完成增加值17.9亿元,增长33.0%;第3产业完成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20.1%。3大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7.3:34.6:48.1优化为今年首季的14.7:38.0:47.3,第1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第2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第2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8%,拉动GDP增长11.4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3)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增速均达两位数。1季度全市各县区的GDP增长速度处在13.8%~25.9%之间。县区GDP增幅同比,除连平县(增长19.8%)与同期持平外,其余5个县区全面提速,各县区的GDP增速按增幅高低依次为:紫金县25.9%,源城区25.6%,东源县18.8%,龙川县18.6%,和平县13.8%,增幅同比分别提高15、11.4、2.6、1.1和0.2个百分点。

(4)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以来,我市进1步加大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今年首季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3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在农、林、牧、渔4大产业中,市场前景好的畜牧业与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增速分别为11.2%和8.3%,比农业总产值增速分别高出5.7和2.8个百分点。1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84元,同比增长11.8%,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5)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随着“1区6园”建设进程的加快,全市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我市首季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1)工业生产大提速,增速居全省地级市第2位。全市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0.48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同比增长37.2%,增幅同比分别提高5.2和3.8个百分点。工业对我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出50%,由上年同期的46.3%提高到今年首季的50.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49.1%,增幅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地级市第2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9个百分点。

(2)县域工业加快发展,但差距显著扩大。全市7个统计地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处在19%~240.2%之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由同期的61.5个百分点扩大至今年首季的221.2个百分点。发展最快的是紫金县,同比增长2.4倍,增幅同比提高222.7个百分点。发展最慢的是和平县,增长19%,增幅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其他县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依次为:源城区87.2%、龙川县60.2%、东源县54.3%、连平县29.8%、市直26.3%,源城、东源增幅同比分别提高78.7和13.3个百分点,龙川、连平、市直增幅同比分别下降9.8、29.6和7.7个百分点。

(3)股份制、“3资”企业主导工业增长。今年首季,我市分经济类型工业发展不平衡,总产值增速差距达203.5个百分点,同比拉大98.5个百分点。发展最快的是以私营为主的其他经济企业,其总产值增速达150.4%,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其总产值增速达64%,排第3的是“3资”企业,其总产值增速为50.6%,国有、集体企业分别为负增长21.7%和53.1%。股份制、“3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9.5%和43.9%,同比分别提高3.9和0.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3资”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7%和45.6%,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8和21.8个百分点。

(4)骨干企业支撑工业全面提速,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季度,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4%,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9个百分点。1~3月,累计产值超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25家,共完成总产值26.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6成,同比增长50.7%。数据表明,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仅1成多的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助推器,规模经济效应进1步增强。1季度,矿冶、建材、电气机械、电力生产及供应等优势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黑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5大支柱行业共完成总产值20.43亿元,同比增长68.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5个百分点。

(6)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37亿元,同比增长57.2%,增幅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1是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市“1区6园”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工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完成工业投资5.09亿元,同比增长70.7%,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13.5个百分点。2是农村投资增势迅猛。完成农村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48.6个百分点。3是新开工项目增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1季度新增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82个,同比增加35个,市高新区、220KV高埔岗输变电工程、农夫山泉、仙塘东江大桥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加快。

(7)消费需求持续畅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0售总额1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0售总额20.43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从城乡分布看,农村消费相对滞后。完成城市消费品0售总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完成农村消费品0售总额8.31亿元,增长14.4%,增幅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幅比城市消费慢14.6个百分点。

我市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突出体现在3个方面:1是商品房热销。首季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3.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倍;2是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09.29万人次,同比增长27.0%,实现旅游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同比分别提高6.7和5.3个百分点;3是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欲望增强。受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等价格上涨的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0.8个百分点。

(8)对外贸易大幅上扬,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我市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628万美元,同比增长85.9%,增幅同比提高50.4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总额9506万美元,增长91.4%,外贸进口总额8122万美元,增长79.9%,增幅同比分别提高77.2和9.5个百分点,首季实现贸易顺差1384万美元,同比增加931万美元。

在“1区6园”引资平台拉动下,全市利用外资稳定增长。首季,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1宗,同比减少12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84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市直实际利用外资2206万美元,同比增长1.4倍,占全市利用外资的61.6%,所占比重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9)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增速排全省地级市第2位。我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强化财税征管,确保了第1季度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完成1般预算财政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1.0%,增幅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排在全省地级市第2位,居清远市(增长62%)之后。重点税种和主体税种大幅增收是我市财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等4个主要税种收入同比增长41.5%,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79.4%,直接拉动财政收入增长27.5个百分点。1季度全市完成1般预算财政支出8.4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支幅度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支出得到合理控制。

全市各县的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下跌,排位明显后移。全市5个县的综合增长率,除紫金县(35.76%)排在全省67个县(市)第22位、同比前移16位外,其他各县排位大幅后移。连平县(54.99%)排前10名(第8名),但排位后移4位。其余3个县的综合增长率分别为:和平县(48.57%)第11位、龙川县(34.87%)第24位、东源县(18.98%)第45位,排位同比分别后移10、19和38位。

(10)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97亿元,比年初增加10.77亿元,增长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8亿元,增长1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6.15亿元,比年初增加8.15亿元,增长7.6%。全市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明显加大。在短期贷款中,农业贷款余额达18.38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16%。

2、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市宏观经济整体趋好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1些突出问题值得关注。

(1)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市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从县区经济总量看,首季县区GDP增速处在13.8%~25.9%之间,发展最快的紫金县与发展最慢的和平县相比,GDP增速相差12.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同比扩大3.2个百分点;从县区工业增加值看,首季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处在19%~240.2%之间,发展最快的紫金县增长2.4倍,最慢的和平县仅增长19%,两者相差221.2个百分点,地区工业发展差距同比拉大159.7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弱化了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2)微观经济基础仍不稳固,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下滑。我市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近2年来节节攀升,但自今年开始,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下滑,相当1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微观经济基础仍不稳固。1~3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39.2%,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1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1是企业亏损面较大。1~3月,在全市2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101户,企业亏损面达46.8%,亏损面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3个百分点。2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实现利润减少。1~3月工业企业亏损额为9165万元,同比增亏13.6%,实现利润总额1.41亿元,同比下降20%。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赢利能力下降,将导致工业增加值率降低,从而减低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3)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1是全市1般预算财政收入增速全省排位后移。1季度我市地方财政 预算收入虽然有51%的较高增长速度,但在全省地级市中的排位由上年的稳居首位退居至第2位;2是收入质量不高。非税收入占全市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21.6%,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龙川、紫金县所占比重高达50.6%和44.5%,比重明显偏大。首季全市非税收入增长速度高达101.2%,比全部收入高出5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长16.4个百分点;3是各县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下跌,全省排位大幅后移。1季度,我市5个县的综合增长率分别排在全省67个县(市)的第8、11、22、24和45位,与上年同期的排在第1、4、5、7、38位相比,名次大幅后移,全市财政收入要实现“3个不低于”目标 面临较大压力。

(4)招商引资步伐明显放缓,开放型经济面临新挑战。受宏观调控下要素供给偏紧、资源及环境等的准入标准提高、商务成本趋升,尤其是市区工业用地紧缺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招商引资步伐趋缓。1季度,新签利用外资合同数同比减少12宗,与上年同期的增加8宗相比形成反差。全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的增幅只有2.7%和15.2%,增幅同比分别回落53.7和11.3个百分点。区域招商引资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市利用外资增势放缓的主要因素。市高新区是全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但因土地供应紧缺,首季新签项目同比减少9宗,各县工业园因受投资软、硬环境不配套等因素制约,首季实际利用外资全面负增长,而上年同期5个县均有20%以上的增速,且与首季市区利用外资增长1.92倍相比,也形成巨大反差。

(5)信贷资金供应面临1定压力。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效应的显现,我市银行信贷规模有所收缩,货币回笼力度进1步加大,企业贷款难度增加,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首季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力度偏弱,现金净回笼2.3亿元。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仅增长7.6%,增幅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从贷款结构看,全市金融机构对工、商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信贷投放存在剪刀差。3月末,工业、商业的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均下降40%以上,比年初也分别下降了0.8%和0.6%。企业资金短缺1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推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全力推进市直和县域经济大发展。首先要全力加快“1区6园”建设步伐,增强“1区6园”接纳能力。市高新区要全力促进1期项目的投产,加快2期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各县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促1批工业项目动工、投产。其次要紧紧抓住省产业转移优惠政策的机遇,使“1区6园”成为承接珠3角产业转移的基地。第3是要大力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要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就必须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做到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和资源集中,重点培育做大食品饮料、矿冶、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生物制药等“7大产业群”。第4要力争引进1批“世界5百强”企业落户“1区6园”,填补我市特大型工业的空白,以规模经济促进我市经济大发展。

(2)千方百计增加财税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首先要积极组织财税收入。大力加强财源建设,要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其次要加强政府垄断性、公共资源占用经营等非税收入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行为发生。第3要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税款应收尽收、足额入库。第4要用足用好省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各县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在全省排名不低于上年,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而提高全市经济增长质量。

(3)多管齐下稳定农业生产,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管理部门应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进1步健全粮食生产考核责任制,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价格监管等各项政策。同时金融、财政部门要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管齐下确保夏收粮食及其他农产品获得好收成,为全年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各县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推进“6子1水”和“5改”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切实提高融资服务水平。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增加信贷投放,更好地发挥金融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作用。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我市“1区6园”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及民营企业发展等,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同时应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以民间投资的大幅增加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

    上一篇:五年发展筑起经济腾飞的基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