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1 扦插苗成活率
从所选用的3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来看,品种间稍有差异,安署56以蛭石最佳,其次是泥炭与沙子3∶1和泥炭与沙子2∶1的处理,泥炭与砂子1∶1和珍珠岩处理成活率明显小;青薯168以泥炭与沙子2∶1最佳,其次是蛭石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泥炭与沙子1∶1和珍珠岩处理成活率明显小于其它处理;而黄引1号以泥炭与沙子3∶1最佳,其次为蛭石与泥炭与沙子2∶1处理,珍珠岩和泥炭与沙子1∶1最差。将3个品种平均综合评估,蛭石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8·9%,其次为泥炭与沙子3∶1为88·3%,以泥炭与砂子1∶1最差,扦插成活率不到70%。通过t测验发现珍珠岩处理和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差,其扦插成活率与另外3个处理差异显著。
2·2 单株块茎数和块茎总数
单株块茎数蛭石处理最高,3个品种平均结薯2·34个,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低,平均结薯1·86个,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茎总数也是蛭石处理最高,平均为868个,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低,平均为536个。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及蛭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泥炭与沙子1∶1处理与珍珠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前3种处理与后两种处理差异极显著。
2·3 单株块茎重和总产量
与前3种性状不同,单株块茎重和总产量都以泥炭与沙子3∶1处理最大,分别为7·86 g和2 911·4 g,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小,分别为5·90 g和1 702·8 g。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与泥炭与沙子1∶1处理、珍珠岩处理单株块茎重呈极显著差异,蛭石处理与珍珠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蛭石处理与泥炭与沙子1∶1处理、珍珠岩处理总产量呈极显著差异,而前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4 几种效益分析
珍珠岩和泥炭为当地产,费不用,而蛭石从省外长途运输,运输费比买等量的蛭石费用还要高。仅考虑培养基质的投入,生产1 kg的脱毒小薯珍珠岩需1·65元,蛭石需3·10元,泥炭与砂子3∶1需1·26元(包括粉碎等费用);泥炭与沙子2∶1需1·10元,泥炭与沙子1∶1需1·09元。因此,在陕北用蛭石做培养基质不可取,用泥炭与沙子做培养基质,比例为3∶1或2∶1。马铃薯组培苗扦插成活率等指标与蛭石相比无差异,可以代替蛭石作为马铃薯脱毒小薯培养基质,费用可大大降低。
3 讨 论
组培苗扦插成活率、保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的培养基质(如蛭石、泥炭与沙子2∶1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扦插苗成活率高,当地生产的珍珠岩颗粒小(粒径≤1 mm占50%以上),虽然有很强的保水性能,但透气性差,组培苗不易成活。泥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缓慢释放,使扦插苗在生长阶段既不会因营养过剩而烧伤,也不会因缺乏营养生长受影响,这一点是蛭石和珍珠岩无法相比的。因此,泥炭与沙子2∶1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小薯产量比其它处理高。陕北有丰富的泥炭资源,但到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用泥炭做马铃薯脱毒小薯培养基质,为当地泥炭的开发利用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庞万福,等·脱毒小薯无土栽培生产培养基质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7,11(3):144-147·
[2]李云海,等·脱毒微型薯高密度无土栽培快速繁育[J].云南科技,1997(6):37-38·
[3] P.M.哈里斯.马铃薯改良的科学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4]南京农学院主编·田间试验与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