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技术非效率函数中,三个模型中的企业规模与技术非效率之间皆存在负相关性,即本地企业规模越大,生产技术效率越高,本地企业在生产中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但二者的相关性非常小,且统计上不显著;资本密度对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在三个模型中均显著为负,资本密度每提高1%,本地企业的技术效率将分别提高0.31%、0.23%和0.05%。这意味着本文所研究的 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不管其市场集中程度高低如何,在2000—2003年本地企业皆不存在过度使用资本的情况,这与Otsuka et al.指出的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过度使用资本的现象相异;行业集中度与技术非效率的关系在三个模型中存在较大差异,模型1和3中该变量估计参数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相一致,存在正相关性,即市场竞争程度每降低1个百分点,企业技术非效率的程度平均提高6.6184和0.9032个百分点;而模型2中,行业集中度与技术非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三个模型的时间趋势系数分别为-0.2691、-0.8238和- 0.0058,时间趋势系数为负表明这一时期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的本地企业技术效率皆不断得到改善,引致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91%、82.38%和0.58%,但模型3的时间趋势估计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没有通过t检验。
技术非效率函数中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程度(FS)系数估计值的大小和符号,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模型1中此系数的估计值为-1.5674,且在显著水平上拒绝系数估计值为零的原假设,也就是说,在控制其它因素之后,外商投资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例如,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出口销售网络、商标等)外溢到本地企业,从而提高了本地企业的技术效率;在竞争程度低的模型2中,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程度的估计系数为0.5979,且统计上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没有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在竞争程度高的模型3中,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程度的估计系数为-0.3957,即外商参与程度每提高 1个百分点,本地企业的技术效率将提高0.3957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外溢效应。可见,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产生的技术溢出从不显著的负效应变为显著的正效应。可见,当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时,高竞争迫使外商投资企业为维持其在本地市场一定的市场份额从母公司带来相对新的和尖端的技术,竞争越激烈,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的技术越多,技术外溢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本地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持原有市场并且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会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因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产生负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通过示范—模仿机制和竞争机制产生的正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
三个模型中方差参数的估计系数在1%显著水平上异于零,即r=0.9435、r=0.9333、r=0.6514,表明在201个制造业行业本地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分析中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可能是高度显著的,三个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中分别有将近94%、93%和65%的成分来源于随机变量,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白噪声误差占较小比例。表2显示了技术非效率不存在的零假设的广义似然比检验结果。三个模型中不存在技术非效率即 r=δ0=δ1=δ2=δ3=δ4=δ5=0的零假设在5%显著水平上被拒绝,说明模型中存在显著的技术非效率,因而采用随机前沿模型而非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是合适的;同时技术非效率不是企业规模、资本密度、行业集中度、外资参与程度和时间变量线性函数的零假设即 δ1=δ2=δ3=δ4=δ5=0也在5%显著水平上被拒绝,说明三个模型中尽管企业规模、模型3中的时间趋势项对生产中非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 5个变量对生产中非效率的联合影响高度显著。很明显,生产函数中的技术非效率不仅是随机的,且与企业规模、资本密度、行业集中度、外资参与程度和时间5个变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因而方程(4)和(5)模型设定是合理、可靠的。
三、结 论
一般而言,只要外商投资企业拥有本地企业无法获得的所有权优势即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出口销售网络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在技术外溢效应就存在。但这种技术外溢效应不是必然的、自动的,也不是免费的,这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东道国及其产业的特征,依赖于外商投资企业运行的政策环境。
本文使用我国2000—2003年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本地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市场竞争程度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变量。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从不显著的负效应演变为显著的正效应。可能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高竞争迫使外商投资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从母公司带来相对新的和尖端的技术,同时本地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持原有市场并且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会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因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产生负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正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这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相同数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和存在对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向。
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非常明确。既然国内市场竞争程度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因素,那么,为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提升“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效果,政府在制定内、外资政策时,对于一般产业应维持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内外资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对于新兴的幼稚产业,在WTO的框架内寻求合理的途径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为外商投资企业培养适当的本地竞争者,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正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