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商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及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

2013-05-06 01:56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外商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及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理论假设与计量模型的设定
一、理论假设与计量模型的设定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源泉,只要跨国公司对其海外子公司转让技术,就有形成技术外溢的可能性。跨国公司对其海外子公司转移技术的难易程度和先进性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如果能够在东道国市场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地位,跨国公司就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向海外子公司转移;改善产品性能与质量的压力就较弱。相反如果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不断,跨国公司内部国际技术转让的速度也会加快。同时本地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持原有市场并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会竭尽全力地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因而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产生负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正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此外,在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渠道和空间也就更广阔。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地供应商提供的中间产品更加挑剔,并愿意向有潜力的供应商提供技术帮助与信息服务;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专业型技术人员才有可能在相互竞争的企业间进行流动等等。据此本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竞争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呈正相关性。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所用数据特征,本文以Battese and Coelli提出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为蓝本。该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面板数据可同时对前沿函数和技术无效率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Battese and Coelli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为:

 

  其中,Yiτ代表第i个企业在第T时期的实际产出,xiτ代表一组投入向量和与第i个企业在第,时期观察变量相关的其他解释变量;β为一组待估向量参数;Viτ为随机误差项,被假定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 N(0,σ2v),并独立于Uiτ;Uiτ为代表技术非效率的非负值随机变量,被假定具有独立分布的特性,因而服从截尾正态分布N(Ziτδ,σ2u)(在零处);Ziτ是和企业生产技术非效率相关的解释变量,δ为待估参数。 

  假设技术非效率Uit是一些解释变量Ziτ和待估参数δ的函数,技术非效率Uiτ的函数为:

  随机变量Wiτ服从截尾正态分布N(0,σ2u),截尾点为-ziτδ。i企业在时期τ的生产技术效率可界定为:

 

  以Battese and Coelli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为蓝本,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C—D)前沿生产函数,利用2000—2003年我国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但由于Wald参数检验值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之和为1,即我国制造业行业本地企业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假设,无法采用C— D生产函数的密集形式;同时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代表希克斯中性技术变化的时间参数t。含时间参数的柯布—道格拉斯前沿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为:

 

  ln表示自然对数,Yiτ、和Kiτ分别为第i个行业本地企业在T年的工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和总资产,β1和β2为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t为观察变量的年份,2000年取值为1,β3为技术变化的时间趋势系数,以解释希克斯中性技术变化。

  影响本地企业生产效率的因素,包括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资本密度、外商直接投资的参与程度和时间5个因素。方程可进一步写成:

 

  CRiτ:行业集中度指标,界定为每四位码行业销售收入最大的前8家企业销售收入之和占行业总收入的比率,用于衡量市场竞争程度。行业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程度越低,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ASiτ:企业规模,i行业在第τ,年的本地企业总资产除以其企业个数。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可提升生产技术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政府偏好大规模的企业而通过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很可能出现企业规模过大而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而引致其生产效率降低。因而企业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KLiτ:资本密度,界定为本地企业所拥有的总资产与其年末职工人数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拥有量。从理论上讲,企业资本密度越高,意味着企业产品结构越趋向于资本密集型,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但 Otsuka et al.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过度使用资本的现象。

  FS:外商直接投资的参与程度,大多数计量研究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参与程度变量,界定为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其所在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率或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占所在产业总增加值的比率,也有一些研究将其界定为外商投资企业拥有的资本占产业总资本的份额或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占行业总销售收入的份额。根据本文所掌握的数据特征和我国经济的实际现状,将FS界定为四位码制造业行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其所在行业总销售收入的份额。该变量与行业内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是否存在相关性是本文关心的核心。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统计上显著的相关性,行业内存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假设则不能被拒绝。

  t:为观察变量的年份,2000年取值为1。在生产技术非效率函数中设置时间变量,用以估计技术非效率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如果δ5的估计系数为负,则说明技术非效率随时间而递减,否则技术非效率递增。

  二、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关系的验证

  为了验证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关系。本文采用Frontier 4.1的计量软件,首先以我国2000—2003年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估计方程中的所有参数;其次,计算出2000—2003年四年中201个行业的平均行业集中度,以CR8=0.45为标准将全部样本分为 CR8<0.45(144个行业)和CR8≥0.45(57个行业)两组,检验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变化趋势,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参数估计系数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的完全一致。三个模型中资本的产出弹性皆显著地高于劳动的产出弹性,说明在我国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中,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本地企业生产中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皆大于劳动的贡献;尤其是在市场集中度超过0.45的57个垄断程度较高的四位码行业中,资本的产出弹性高达0.8229,显示资本在该行业生产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与我们的理论认识相一致,即高垄断行业基本上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在生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所有模型中时间趋势系数皆显著为正,说明2000—2003年我国201个四位码制造业行业本地企业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为7.78%,而市场集中度的57个高垄断行业,本地企业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仅为 4.42%,远远低于竞争程度高(CR8<0.45)的144个行业本地企业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8.55%),这一经验结论与经济理论即垄断的存在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完全吻合。 

上一篇:中国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