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的崭新一页――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都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了迎接跨世纪的挑战,跟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步伐,还需我们为下一代铺上一条知识经济的高速公路,架起一座知识经济的桥梁。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一文中指出:“人与人全面的依存关系,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的力量支配”。又说“在现代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的自由贸易,加速了社会革命”,也就是国家依赖世界市场,市场依赖自由贸易,贸易依赖经济发展。而发展又靠什么呢?靠市场的拉动力,靠信息的推动力,靠人才的智慧力,靠科学的生产力。总之,要靠人们的知识,知识就是资本,就是财富,就是生产力。1998年以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五次强调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曾四次强调了知识经济为美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浪潮中,经济增长连续进入了第八个年头,有四分之一的功劳归功于信息技术革命,目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充满活力。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是否进入了知识经济发展时代呢?回答是还不具备知识经济条件,主要原因是:一是国民文化素质低,知识资本不足,人才资源缺乏;二是工业基础起点低,金融资本不足,自然资源缺乏;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无形资产流失严重有形资产浪费很大,知识产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农业高科技水平低,农业基层地位薄弱,人均占有粮食还低于先进国家标准;五是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为了探索进入知识经济强国之路,迎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高潮的到来,我们首先应做好知识经济的准备工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第一、 准备阶段
我国目前处于知识经济启蒙阶段,要改变“四低两不”的现状,还需做好起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增加知识经济含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强调对人民的终生教育”,对职工的“终生培训”,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驾齐驱,培养出一批知识型管理人才,训练一批技术型职业工人,造成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够自主创新,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经济型企业家和科学家,建设知识经济人才库和科技园,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做好人力资本的准备。
其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开辟利用信息资源,启动经济快速增长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没有信息网络传播和利用,要获得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机会,中国的互联网络数据库,准备在二十一世纪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国际领先地位。全球化的今天是受创造和交流知识驱动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了机遇。显性知识易于书面整理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于掌握,它存储在人们的脑海里,是人们取得经验的体现。美国在过去四年中无形资产38%―62%,主要是知识资本增长的结果。二十世纪经济发展速度面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信息网络传播的速度和知识资本增加的需要。
再次,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是什么?是每个人都应明确和回答的问题,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1)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以知识为资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制造业转向知识密集产品,伴随而来的是柔性制造系统时代,在市场竞争中劳动力成本的作用降低了。(2)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投资方向正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倾斜,无形资产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3)在知识经济的作用下,当代经济竞争正从有形竞争转向无形竞争。产品中蕴含的知识量成为竞争的基础,决定胜负的关键,知识产权成为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4)在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5)建设以市场化、自由化、信息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体系。因此,我们应提高对知识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认识,经济增长依赖于新知识的发现、传输和利用,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思想认识不能停留在传统经济概念中,各级干部和每个企业领导者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按照中国国情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动态。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科教兴国的本钱,世界有64%的财富是依赖于知识经济积累起来的,知识正在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因此,各级领导都应该重视知识人才,都要提高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为企业内外创造知识资本的良好环境。抓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精干力量,在科技前沿不断开拓,建立由本国科技力量支撑的高精尖技术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加以突破,敢于面向世界参与竞争,并打进和占领国际市场。
第二,起步阶段
知识经济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时是信息技术革命,80年代兴起了高新技术革命,90年代国际竞争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加快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据专家估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从本世纪初5%―20%,提高到20年代至90年代的70%―80%,跨世纪时将提高到90%。从上述情况看,我们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我们才能循序渐进,开始起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高新技术园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城市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小城市工业进程。以沿海带动中西部现代化发展步伐,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形成一个跨学科、跨地域、上下贯通、左右联接、多种经济成份敢于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工业体系,逐步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把教育、科研和企业联接起来,再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国家鼓励科研人员把专利作为投资带到生产企业,放宽科研人员去企业任职和开发专利所得的报酬。国家对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创新产品的风险投资提供部分资助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国家要调整科研开发政策,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国家、地方、企业的科研机构打开壁垒,早期参与,共同研究,联合开发,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到最短时间。